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人生艺术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发布时间:2017-05-08 09:07

  本文关键词:从“人生艺术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百年来的中国现代美学,“功利”与“超功利”的美学观相互纠缠,共同缔造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传统。由人生与艺术的关系所延伸出来的美学问题成为阐释这一过程的注脚。在这一百多年的美学大潮中,有两个视点跃然而出,一是上世纪30、40年代的“人生艺术化”,一是90年代以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人生艺术化”立足于战乱的时代背景,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一批先觉者们主张用美学来提升人的精神,美化人心,进而拯救整个社会。在那个众声喧哗的年代里,它抛却了政治和商业的诱惑,打造了一种纯粹的、具有超越性的贵族化美学,坚守着自己的精英美学操守。 进入90年代后,消费主义的浪潮悄悄地改变着世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美学由形而上的品格转为形而下的体验,于是,人们惊呼“艺术死了”,“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然而就在同一时刻,人们又发现“美又无处不在”,美从高高的在上的圣坛滑落下来,幻化成无数美的碎片,附着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审美理念也从超功利化的精神升华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转而满足日常的欲望释放和快感追逐,美学的主调由形而上的追思转为形而下的感官愉悦。 同是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二者在语言表述上又何其相似,但不同的时空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梳理二者的源流,在历时的观照中再对二者进行共时的审视,对我们深入理解超功利美学的历史意义以及确立当下的美学研究路向都将不无益处。
【关键词】:人生艺术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中国现代美学 功利 超功利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言:百年中国美学的匆匆巡礼7-12
  • 第一章 人生艺术化12-24
  • 第一节 “人生艺术化”美学观念的出场13-15
  • 第二节 “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的内涵15-20
  • 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的谐振:宗白华“艺术的人生观”20-22
  • 第四节 “人生艺术化”的历史境遇22-24
  • 第二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24-31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成因探析24-27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27-29
  • 第三节 中国学者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29-31
  • 第三章 “人生艺术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31-38
  • 第一节 “人生艺术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根因32-35
  • 第二节 “人生艺术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博弈35-38
  • 结语38-40
  • 注释40-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华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变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美娟;生活的审美化与诗意向往[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3 张昕;“五四”的延续—从“第五代导演”思想看80年代启蒙运动[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人生艺术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0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