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关键词: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全球化“终结论”的喧嚣声中,尾随着20世纪末诸如“历史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哲学的终结”、“艺术的终结”、“男性的终结”等等,中国也出现了“实践美学终结论”。面对这一冲击,朱立元主张从实践存在论出发建构美学理论,并初步形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 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实践美学大论争的背景下,在借鉴、吸收前人实践美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其中主要是对李泽厚美学的反思和对蒋孔阳美学中新的因素的继承和发扬。 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实践的概念入手,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本身包含着存在论维度,物质生产劳动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原本就涵摄着存在论的维度,实践原本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的人生实践,因此应从存在论角度理解和阐释实践。由此出发,实践美学应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作为哲学基础,进而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广义的美是一种人生境界”。 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实践美学进行解读,为当代中国美学拓展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朱立元 实践美学 实践论 存在论 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 文 摘 要3-4
- ABSTRACT4-6
- 引论6-7
- 本论7-44
-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渊源7-16
- (一) 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的背景7-8
- (二)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渊源8-16
-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16-30
- (一) 以实践论作为实践存在论美学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16-19
- (二) 对“Ontology”一词的重新解释19-21
- (三) 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为哲学基础21-30
- 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基本思想30-44
- (一) 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31-35
- (二) 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35-39
- (三) 广义的美是一种人生境界39-44
- 余论44-46
- 注释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 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坤;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功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朱立元;美论: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成复旺;审美、异化与实践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朱立元;发展和建设实践本体论美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薛富兴;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主体性实践哲学之规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8 陈燕翔;;现代科技与民主政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朱立元;谈谈美学和审美活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旭;突破旧模式 熔铸新理论——评世纪之交的几本美学著作[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宏玲;马克思的实践真理与海德格尔的本质真理[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8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