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器物审美与批评
发布时间:2025-03-18 21:16
<正>2018年,以我国文物珍品为题材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档播出,并在各移动终端获得数以亿计的重复播放,其好评度不亚于英国BBC制作的经典大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完成的国家涵养工程,这部每集5分钟的文物"微纪录片"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以及五十余处考古遗址,从我国海量的珍贵文物中精选100件精品作为"主角",让国宝"开口"讲述自身传奇,"人头壶""陶鹰鼎"等都成为文物网红,观众通过这些视频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厚与多彩。《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使得微视频的器物审美传播模式受到了热烈追捧,开播短短一个月,央视的网视频播放达8329万次,独立访问人数达5981万,海外社交平台浏览量约100万次,独立访问用户60万人;在哔哩哔哩网站(Bilibili,B站)上的播放量达到了273.9万次,弹幕达到了惊人的5万多条!①同时,央视纪录频道在新浪微博开设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话题阅读量突破1.1亿次。《如果国宝会说话》也催生了类似的器物审美类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也都获得了...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微时代”器物审美的特征
二、“微时代”的美学批评
三、“微美学”:当代美学的新视域
本文编号:403618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微时代”器物审美的特征
二、“微时代”的美学批评
三、“微美学”:当代美学的新视域
本文编号:4036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03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