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本体论批判与艺术本体论追问
本文关键词:传统本体论批判与艺术本体论追问
【摘要】:西方传统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实体化、抽象化的形而上学,建立其上的艺术本体论追问导致艺术存在本源性意义的遗忘。艺术深植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本源性境遇之中,艺术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以审美感性方式所呈现或绽出的本源性存在意蕴。因此,艺术本体论问题内在于生存本体论的哲学视域之中,艺术存在的本体论意蕴也就是生命存在的本体论意蕴。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传统本体论 生存本体论 艺术本体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美学原典的文本学解读”(10BZX074)阶段成果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实践存在论美学研究·主持人语·“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是笔者和同道们一起提出的一种美学探索,其孕育、发展已有十余年时间。这一“走向”的提出,我们自认是经过反复考量的,对“实践存在论”的理论合法性及其之于19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理论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拓展的可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晓芒;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J];世界哲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雪文;趋于人生的艺术,趋于艺术的人生——谈朱光潜的散文观与散文创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郭世轩;;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琰;;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杨慧林;;教材建设与“教材观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4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曾鹰;乔瑞金;;技术的文化解释学:对人类“自身”一种新的理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艳艳;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斗格吉;论《朗萨雯波》的悲剧色彩[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芳;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沈从文小说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选朝;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庄宽;朱自清“透彻了解”阅读教学观刍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志伟;新时期先锋诗人诗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西方哲学与美学关系演变史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茜;;生态美学研究的困境与边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黎山\,
本文编号:661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6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