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审丑文化崛起之价值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00:11

  本文关键词:当代审丑文化崛起之价值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中心主义 传统审丑文化 当代审丑文化


【摘要】:审美中心主义在西方传统审美文化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至19世纪中后期审丑文化在西方才开始真正崛起。审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崛起于中国当代的审丑文化更自具独特价值内涵,因其关涉现实的基本审美态度和行为,对之进行价值学分析便很有必要。审丑文化的积极价值有:情感解放功能、严肃的政治学内涵、对传统审美文化专制性的反抗和对当代资本美学运作方式的凸显。审丑文化消极价值一是它会严重消解丑自身所蕴含的悲剧特质,二是过于强调审丑会阻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审美中心主义 传统审丑文化 当代审丑文化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中国当代审丑文化的崛起审美中心主义在西方传统审美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虽然自19世纪中后期起,随着对“个性”和“特征”的强调,西方审美中心主义传统开始受到审丑文化的挑战,但审美主义至今在西方仍占有一席之地。西方传统美学的这种一味推崇美的价值而轻忽其他审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陈虹;;试论《周易》的美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熊燕霞;;从“传神写照”到“以形写神”——试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翟子寒;;闲谈中国的老庄之美与美国的流水别墅[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张玉勤;;《画语录》:绘画意境论之集大成者[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南;;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含义与意境追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9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李三达;;走向解放的“老农”——论后现代艺术的观众[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静;邯郸大名县人民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与地域文化[D];河北大学;2014年

2 彭英;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琳;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生物本能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蔡文静;论“真”范畴之美学意蕴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文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岳国忠;高中古代小说的教学接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万本龙;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8 贾南南;抽象艺术在中国当代的语式转换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星;意象通神[D];青岛大学;2014年

10 张玉翠;孙过庭“通会”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新兵;;审丑教育:人格培养的新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05期

2 叶继奋;理性的失落与潘多拉魔盒的倾翻——20世纪文学审丑现象诠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王洪岳;理性与现代派审丑文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洪岳;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学探微[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唐桃;西方审丑意识的历史演变及其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6 何建良;西方现代艺术审丑的三重成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何建良;现代西方艺术审丑的意义[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祝云霏;从中国传统艺术看审美与审丑[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高宏生;走向审丑的文学[J];求索;2004年09期

10 何建良;论中国古代的艺术审丑[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珏;;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审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沐松风;炫丑与审丑都是一种病态[N];人民日报;2014年

2 王新荣;警惕相互呼应的“炫丑”与“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曹虹;审丑趋势下的二人转[N];吉林日报;2009年

4 华阳;审丑为何不疲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王艳春;莫让食品安全“审丑”透支诚信[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马丁;审丑不会开启一个时代[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涂铭 卢国强;审丑产业链揭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肖国忠;抵制恶俗炒作须除“审丑”趣味[N];光明日报;2011年

9 乔燕冰;为什么如此流行“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木头;何妨以审丑狂欢抵御抑郁来袭[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华盛;杨争光的审丑意识及其表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D];西北大学;2009年

3 赵娜;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电影的审丑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4 董晓艳;“审丑狂欢”现象的当代追问[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5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丽娟;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审丑”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李清华;大众文化中的审丑趣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邹t,

本文编号:697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97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