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学 中国话语 生态文明 生生本体 生态存在 生态审美
【摘要】: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指中国学者在参与国际生态美学构建的过程中运用中文所生产的学术话语,其四个关键词分别是生态文明、生生本体、生态存在、生态审美。这些关键词都是西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所没有的,其逻辑关系构成了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的大致轮廓。构建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组建生态美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高度警惕并彻底摈弃阿Q式学术心态;不断反思美学观以聚焦审美问题。概括提炼国际生态美学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中国生态美学话语,绝不是为了强调中国生态美学的民族性或本土性,而是为了倡导中国美学的创造性和世界性。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美学 中国话语 生态文明 生生本体 生态存在 生态审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审美的基本要点与生态审美教育研究”(13AZW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美学与美学的改造”(11JJD750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引言: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是什么?在国际视野中反思新世纪中国美学的作为与贡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亮点。这是因为中国学者一直坚信生态美学是自己的“首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情、气魄和能力,在相对缺少西方学术参照的情况下,基本上完全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2 曾繁仁;;“生态美学”专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鹿彬;;何谓“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J];长城;2010年06期
4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吴承笃,徐瑾琪,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7 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9 ;关于生态美学的几点思考——《生态美学》作者徐恒醇访谈录[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1期
10 张玉香;生态美学意义浅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孙辉;;返魅的前奏——罗伯-格里耶创作的生态美学意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4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5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7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8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98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