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0 02:13
本文关键词:试论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存在 存在主义美学 人的主体性 当代中国审美形态
【摘要】:存在主义美学是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学思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在20世纪初也开始逐渐引入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传播的近一个世纪,其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日趋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持续地产生影响,在当代中国有着其现实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存在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接受、影响分析上,试图将艰涩的理论转化到实际运用之中,以历史的眼光来关照存在主义美学,挖掘其在新时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力。 本文将视野聚焦于存在主义美学,对存在主义美学进行简单概述,理清基本概念,确定“存在”的定义,阐释存在主义美学的定位,分析存在主义美学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的接受,从客观的传播接受到心理接受,从分析中国对存在主义美学的接受心理,探求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形成的传播特色及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论述存在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现实意义和存在价值,将存在主义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形态两者联系起来。从当代艺术创作、社会现象热潮等之中来透视当代中国的“人”的内在要求和渴望,剖析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现状、审美体验,概括这些现实状态对中国当代审美形态的形成提出了内在要求。从而,结合运用存在主义美学的相关社会因素、艺术理论、“人”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存在主义美学对中国当代审美形态形成的影响和借鉴。
【关键词】:存在 存在主义美学 人的主体性 当代中国审美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
【目录】:
- 绪论5-10
- 一、存在主义美学的研究现状5-7
- 二、存在主义美学当前研究的不足7-8
- 三、本文选题的角度和意义8-10
- 第一章 存在主义美学的要素10-16
- 第一节 何谓存在?—要素一:“人”的重要性10-12
- 第二节 存在主义美学的内涵—要素二:艺术的本质12-16
- 第二章 存在主义美学的接受历程16-30
- 第一节 存在主义美学兴盛的缘由16-19
- 第二节 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和特点19-24
- 第三节 存在主义美学之中国接受特点形成的原因探究24-30
- 第三章 存在主义美学当代中国的生命力何在?30-40
- 第一节 对主体的呼唤30-33
- 第二节 对艺术的呼唤33-35
- 第三节 新时代新审美的呼唤35-40
- 第四章 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影响与意义40-53
- 第一节 存在主义美学对中国当代审美形态形成的影响40-46
- 第二节 存在主义美学对于中国当代审美形态发展发展的借鉴意义46-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8
- 后记58-60
- 论文独创性声明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路平;略论存在主义文学的缘起[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吴格非;从译介到接受——萨特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3 谭e
本文编号:75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5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