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荀子《乐论》美学思想与儒家刚健有为的为世风范

发布时间:2017-09-05 11:04

  本文关键词:荀子《乐论》美学思想与儒家刚健有为的为世风范


  更多相关文章: 荀子 乐论 乐象 乐文 乐和 乐道 刚健有为


【摘要】:荀子《乐论》是对《非乐》的积极应答,是儒家借助礼乐重建社会良性秩序的重要举措。荀子从历史、社会、个体价值等方面对乐进行辨析,论证了乐在社会运行与个体生存中的功用,并在对《非乐》的批判中彰显出儒家刚健有为的为世风范。荀子又从乐之象、乐之文、乐之和、乐之道等方面对乐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乐的丰富内涵,推动了乐的理论建设。《乐论》是对先秦乐论美学思想的丰富化、哲理化、综合化。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河北美术学院;
【关键词】荀子 乐论 乐象 乐文 乐和 乐道 刚健有为
【分类号】:B222;B83-0
【正文快照】: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大道”废弃,“礼崩乐坏”,智慧叠出,百家争鸣。借助于礼乐文化智慧,重整混乱的社会状况,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是儒家一贯的积极行为方式。而救世的斗士墨子对儒家礼乐建设的作法展开了批判:乐之作“必厚措敛乎万民”,“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学新;从《劝学》的治学之道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精神[J];理论月刊;2004年09期

2 戴永新;;论唐诗中的人格精神[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巍;;《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元素[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4 沈宗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0年11期

5 刘硕;;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构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马吉兆;李良沛;;略论科学发展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根基[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滕艳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J];学理论;2009年15期

8 王永祥;;燕赵精神的特质与特色内涵初探[J];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姜国柱;儒家的自强不息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10 杨亚利;;范仲淹《易》论对《易传》奠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发扬光大[J];理论学刊;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焦越蓉;德育教育操作方法探索[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2 龙城;文化太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4 赵杰;女企业家纵论企业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周安伯;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N];人民日报;2003年

6 高永久 徐亚清;在新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03年

7 冯瑛冰 苏会志;共建美好的道德家园[N];解放军报;2001年

8 刘占祥;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N];四川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圣明;中国英语教育发展障碍的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林树龙;从文化哲学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苏州大学;2002年

3 赵春霞;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郝大林;传统儒家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9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