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后审美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7 16:00

  本文关键词:后审美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后审美 文化艺术 特征 表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思想的演化,曾经喧嚣一时的"后现代主义"热潮已经退去,各种"后学"也不再时髦,后现代之后,理论界更关注的是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新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新的气象。但是,当我们试图对当下的文化特征做出总体描述时,用"后"这个词仍然具有理论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导致的一系列变化,试图从总体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提出了"后审美"这一概念,并在清理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进而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文章还提出了讨论"后审美"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关键词】后审美 文化艺术 特征 表现
【基金】: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后审美语境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后审美”时代概念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思想的演化,曾经喧嚣一时的“后现代主义”热潮已经退去,各种“后学”也不再时髦,后现代之后,理论界更关注的是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新的解决方案,这无疑是新的气象。但是,当我们试图对当下的文化特征做出总体描述时,用“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中国艺术六十年 全国美学大会(第七届)论文集[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2期

2 伍世昭;;杨小清《艺术构造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杨斌;审美的民族性缺失与沉思[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陈晓农;农庄女;;生活创造了美刍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白鹤;;书法美学方法论批判[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6 丁梦周;;对我国传统美学观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7 吕正兵;;媒体文化的清醒剂:否定性美学[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美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13期

9 王岳川;胡淼森;;从反思后现代性到发现东方——王岳川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10 冯宪光;南斯拉夫“实践派”美学评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冠青;;世纪之交:电子文化的美学冲击与文学的美学地位[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立如;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刘晓萍;当代视域下的席勒生命美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斌璐;感觉的碎片——齐美尔美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晓静;今道有信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汤玉华;审美化生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鹏;朱熹与黑格尔:“历史世界”、哲学思想及美学思想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7 施勤;席勒美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8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8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