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下舒斯特曼“具身化”美学反思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下舒斯特曼“具身化”美学反思
【摘要】:舒斯特曼所倡导的一切从"具身"出发的思想尽管对拓展传统美学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美学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消费文化弥漫的社会大潮中,一方面,形形色色的"泛具身化"现象引起了人们认知的混乱与价值判断的模糊,渐渐偏离了舒氏的理论初衷;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去身化"现实,不断挑战着"具身化"的合法性存在。由此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反思和探索"具身化"美学未来的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具身化 去身化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舒氏“具身化”美学思想何为“具身化”(Embodiment)研究一直是哲学美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贯穿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美学思想大厦的一条逻辑主线。根据舒斯特曼的论述,“具身化”美学,“不仅是对身体在所有的感知、活动和思考中所起的关键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芹;;“具身化”转向与美学的改造——以梅洛-庞蒂、约翰·杜威和理查德·舒斯特曼为主的思考[J];文艺争鸣;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漫谈大众文化中的粉丝产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莫国芳;;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董静;;浅析现代广告中女性身体消费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董密娟;;当代中国时尚消费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孙卫红;;霍尔顿:一个消费社会中的“好的坏男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王埃亮;;消费时代的文化向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8 江腊生;;“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消费[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9 孙远太;;消费社会的分层逻辑:一种研究取向[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10 张乃芳;;消费社会中人的异化及其“生产本位主义”根源[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方苏;;唯物辩证法视野下的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关系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户晓坤;;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陈红玉;;设计与现代性[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赵勇;;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一川,吴建西;“人与自然”的歌唱者——现代自由诗先驱沃特·惠特曼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啸声;委内瑞拉雕刻家齐特曼[J];雕塑;2003年01期
3 逄金一;惠特曼的诗歌创作观小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汪庭才;景朝亮;;从对“自我”的把握管窥惠特曼作品中的东方色彩[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杨金才,丁晓红;沃尔特·惠特曼:肉体的诗人和灵魂的诗人[J];国外文学;2005年01期
6 李婕;;梅格·惠特曼:温和外表下的强大[J];经营者(财经人物版);2006年05期
7 杨习超;;惠特曼浪漫诗的生命意蕴探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刘树森;;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重写惠特曼》述评及其它[J];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02期
9 彭继媛;;论惠特曼诗歌中自然意象对中国诗歌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季峥;;性别研究理论与惠特曼同性恋组诗[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欢;陆现彩;欧阳冰洁;李娟;陆建军;;“FeCl_3-Na_2SO_4”体系合成施威特曼石的稳定性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斯·玛尔科娃;姜铮;;《女神》与外国诗歌[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作者 韩若;惠特曼:在线跳蚤市场女王[N];电脑报;2005年
2 田野;惠特曼面临十年之痒 去留存疑[N];经理日报;2007年
3 实习生 张文绩;惠特曼:说到做到的王牌经理人[N];上海金融报;2006年
4 傅烨珉;惠特曼:打造最大网上市场[N];上海金融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丽容;“顾客至上”惠特曼的管理魔力[N];通信信息报;2007年
6 朱泉峰;惠特曼:铁娘子隐退[N];计算机世界;2008年
7 本报高级记者 杨琳桦;惠特曼在忙碌什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栾哲;俄汉特曼西自治区推介经贸项目[N];吉林日报;2009年
9 郎楷淳译自英国《经济学家》;森特曼:渴望一次新跨越[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海月;惠特曼让巨轮从电子港湾起航[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素红;帕特曼性契约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敏;惠特曼笔下的“海”[D];湘潭大学;2012年
3 唐姿;惠特曼在中国的译介历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李荣;论惠特曼与美国文化的精神联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郭威;惠特曼诗歌中隐喻的认识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马特;论惠特曼的城市想象与生态意识[D];山东大学;2012年
7 宋思令;惠特曼诗歌主题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8 万洪杰;惠特曼《草叶集》的女性主义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李颖;瓦尔特·惠特曼与赛春嘎诗歌之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庄翠娟;基于语料库的惠特曼诗歌修辞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9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