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人们已经睡了》的音乐特征探析
本文选题:拉赫玛尼诺夫 + 阿列科 ; 参考:《音乐探索》2011年03期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杰出的钢琴家兼指挥家。歌剧《阿列科》是其歌剧创作的代表作,剧本源自普希金的长诗《茨冈人》,其中《人们已经睡了》是这部歌剧中最重要的一首咏叹调,也是剧中男主角阿列科揭露人物冲突的最具说服力的唱段。
[Abstract]:Rachmaninov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Russian music cultur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a world-famous composer, outstanding pianist and conductor. The opera "Aleko" is the masterpiece of his opera creation. The script is based on Pushkin's long poem, the Tsangans, in which "people are aslee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ias in the opera. It is also the most persuasive track in which Aleko reveals the conflict.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一系;
【分类号】:J6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智雄,徐小灵;传承而不拘泥 博众而又独特——浅析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和声特点[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潘静;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3的演奏技法与教学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宁;心灵深处的歌[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冬莉;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杨文娟;解析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的情感性及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雅楠;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甘小云;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创新[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阳;;忧伤与顽强的斗争——刍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2 焦奕博;;来自俄罗斯的悲剧情怀——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风格特征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3 刘丽杉;;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对死亡主题音乐的偏爱[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4 张军;;以合唱交响曲《钟声》为例谈拉赫玛尼诺夫辉煌时期的音乐创作[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车新春;;俄罗斯的浪漫情怀——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6 古汶鑫;;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冯子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风格——以《“悲歌”三重奏》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冯华;;浅析拉赫玛尼诺夫歌曲伴奏织体——以浪漫曲《春潮》为例[J];大舞台;2011年08期
9 贾超;;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降B大调钢琴前奏曲》[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马慧元;;哈梅林和钢琴作曲家[J];钢琴艺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渌洋;评王羽佳最新拉赫玛尼诺夫专辑[N];音乐周报;2011年
2 特派记者 邢晓芳;12场精彩音乐会获观众和媒体称赞[N];文汇报;2009年
3 记者 刁艳;毕聪与中国爱乐协奏“拉钢二”[N];音乐周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阿什肯纳齐 音乐界已变成国际性世界[N];文汇报;2010年
5 许渌洋;披着英国“羊皮”的德国“狼”[N];音乐周报;2010年
6 景作人;沈音大连校区交响乐团初试啼声[N];音乐周报;2009年
7 特派记者 邢晓芳;上交亮相纽约卡内基音乐厅[N];文汇报;2009年
8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9 周铭孙;钢琴才俊的新起点[N];音乐周报;2006年
10 孙宝泽;刘庆华独唱音乐会品味俄罗斯[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励成;试论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中“阿列科”的艺术形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梅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晓;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蕴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分析与演绎[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艳娜;拉赫玛尼诺夫三首浪漫曲的分析与演唱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6 薛青;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筱艾;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钢琴部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彦斌;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曙光;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丛丛;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演奏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0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