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03-24 21:10

  本文关键词: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秦,一般指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而言,它是以氏族、宗法、专制体制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形态。装饰艺术是按照装饰表现规律并运用装饰性的符号和手法,融于生活、艺术、经过设计和转变而形成的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形式。就青铜器来说,其装饰艺术主要是指在青铜器表面附加的艺术性的构件、纹样和铭文。青铜器装饰艺术是先秦时期社会生活、思想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具有巨大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先秦艺术形式和风格带有明确的“神话与仪式”的目的。古人造物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意识需要符合“天”的旨意,也要符合宗教的伦理要求。从艺术角度来看,不同时期的青铜器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夏代的青铜器,带有原始器物的质朴;商周时期,青铜器被神化而具有威严感、力量感和神秘感;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青铜器体现了一种秩序化、规范化的理性情感,逐渐强调以感官需要为目的的审美要求。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尺度宜人、精美灵巧、实用和美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美学命题和范畴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商人尊神重鬼,把鬼神思想附加在青铜器的铸造中,同时,融入了对原始图腾的崇拜意识,使其成为统治者巩固地位所需的观念物质化的产物。西周初期,尊神重鬼的思想得以延续,但在后期,礼乐制度兴起,虽仍强调“国”与“民”之间严格的等级秩序,但是注入了“德”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理性精神渐渐深化,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思想局面,各家“元典”著作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青铜器的门类分类,以造型、纹样为对象分析了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结合特征提出青铜艺术“神”“中”“和”“文与质”美学思想,并分析其对绘画者的“人格涵养”、绘画的“传神写照”和绘画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先秦青铜器 造型纹饰 美学思想 绘画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Conten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1-13
  • 1.3 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先秦青铜器起源和种类15-23
  • 2.1 先秦青铜器的起源15-16
  • 2.2 先秦青铜器的分类16-23
  • 2.2.1 兵器17-18
  • 2.2.2 炊食器18-19
  • 2.2.3 酒器19-20
  • 2.2.4 水器20-21
  • 2.2.5 乐器21-23
  • 第三章 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23-40
  • 3.1 造型形态23-27
  • 3.1.1 仿生形态23-25
  • 3.1.2 几何形态25-26
  • 3.1.3 异类综合形态26-27
  • 3.2 装饰纹样与组合形式27-40
  • 3.2.1 动物纹样27-32
  • 3.2.2 几何纹样32-34
  • 3.2.3 文字、人像纹34-36
  • 3.2.4 装饰纹样的组合方式36-40
  • 第四章 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40-52
  • 4.1 “中”思想42-45
  • 4.1.1 中庸思想42-44
  • 4.1.2 尚中思想44-45
  • 4.2 “神”思想45-47
  • 4.2.1 鬼神思想45-46
  • 4.2.2. 神权思想46-47
  • 4.3 “和”思想47-49
  • 4.4 “文与质”思想49-52
  • 第五章 先秦青铜器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52-55
  • 5.1 “中庸之道”与画家的“人格修养”52
  • 5.2 “器之凝神”与绘画的“传神写照”52-53
  • 5.3 “和实生物”与绘画的“天人合一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向;三星堆青铜艺术的人物造型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3期

2 张忠贵;把美写遍全球——记中国青铜艺术铸造王国山西宇达集团公司[J];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03期

3 徐毅飞;魅力与实力[J];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04期

4 傅绍相;人瑞辉煌 青铜千秋——中国《雕塑》杂志第一届青铜铸造研习班札记[J];雕塑;2000年04期

5 李群政;凝艺术灵气 铸盛世宝鼎——记大连青铜艺术家徐宝钦[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年10期

6 钟雅莉;盐源青铜艺术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4期

7 邓昭辉;;清代铜件拾遗两则[J];收藏界;2002年12期

8 萧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探究[J];艺术教育;2004年02期

9 乔虹;浅议青海地区的史前青铜艺术[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10 邝卫国;罗荃;张雄;;浅探先秦时期青铜艺术的表现[J];美术大观;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飞龙;;铜镜创造了青铜艺术最后的辉煌[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幸晓峰;民营川剧团唱响三星堆《青铜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张银炎 张启范;乔迁新居 再铸精品[N];中国船舶报;2002年

3 冉茂金;青铜饕餮为何突然消失[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舫;新国博3月1日起陆续开放[N];人民日报;2011年

5 汪芮;中国国家博物馆精美藏品 彰显中华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记者 闫平;创意产业让古老的青铜艺术绽放异彩[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邢照华;文物分类与陈列主题[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李宏学 杨红义;创意是根“金箍棒”[N];运城日报;2009年

9 谢振中;创意文化 艺行天下[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朱敏;澳门兴建世界铜建筑珍宝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常勇;商周青铜艺术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虞文玲;辉煌壮丽:夏商周三代青铜艺术审美特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莉;中国古代青铜容器造型设计的几何解读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2年

3 张丽;晋国青铜器鸟类形象的艺术特征[D];山西大学;2010年

4 梁丹;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6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