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29 11:07

  本文关键词: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先声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一生,辉煌且富有一定传奇色彩。短短的57年间,他致力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文学、史学、哲学、经学、政治、法学、道德、宗教、宣传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与著述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同时代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仅以长达148卷的《饮冰室全集》(未完)已有1400余万言,可见他天才的颖悟和勤奋。其所从事的政治活动与学术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界、学术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书法尽管被其视为“余事”、“末技”,甚至“雕虫小技”,但他对这一“余事”的领悟和投入的热情,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尽管他的许多书法思想,或琐碎、或零散,没有形成像他其他著作那样的系统,但其中包涵的真识卓见,却又是值得研究的,不可轻易忽视。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的研究上,梁启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为碑学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其书法思想虽然深受康有为的影响,但是他突破了康氏“尊魏卑唐”、“尊碑卑帖”的局限,明确提出“尊碑但不卑帖、尊魏但不卑唐,走碑帖结合、兼包并蓄”的书学主张,这给清末民初乃至当代的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在书法美学思想方面: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民族新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美学思想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又是书法美学的开山之人。1926年,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指出书法有“四美”:即“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他用现代美学观点有体系的对书法加以论述,自民国以来尚属首见。这不仅加深了对中国书法在美学价值上的认识,更为其日后书法成为艺术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审美教育中,梁启超提到艺术三个分科:音乐、美术、文学。关于美术,他的观点是: “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作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 他认为: “美术不但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可以代表一国文化的水平。中国的美术有很高的水平,只是国人没有重视,所以,开展好美术教育对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紧要的。”“中国向来非不讲美术——而且还有很好的美术。但据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栗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我觉得中国人生活之不能向上,大半由此。……今日的中国,一方面要多出些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一方面要普及及养成享用美术的美术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所以凡看一国文化的高低,可以有他的美术表现出来。” 书法是一门艺术,在谈到美术的种类时,梁启超多次将书法提到世界公认的美术种类之中,他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指出: “吾中国以书法为一美术。故千余年来,此学蔚为大国焉。……盖虽雕虫小技,而与社会之人物风气,皆一一相肖,有如此者,不亦奇哉!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所以凡看一国文化的高低可以有他的美术表现出来。美术世界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以上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梁启超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在《书法指导》一文中梁启超明确指出: “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 “凡人必定有娱乐,在当时的工作及研究学问以外,换一换空气,找点娱乐品。精神才提得起来,假使全是义务工作,生活一定干燥、厌烦、无味,有一两样或者两三样娱乐品调剂一下,就有趣味多了。” 娱乐的工具很多,譬如喝酒、打牌、下棋、唱歌、听戏、弹琴、绘画、吟诗都是娱乐,各有各的好处,但要在各种娱乐之中,选择一种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我的意见亦许是偏见,以为要算写字。写字有好几种优美便利处。 他认为写字有七种好处: 一、可以独乐;二、不择时不择地;三、费钱不多;四、费时间不多;五、费精神不多;六、成功容易而有比较。七、收摄身心。依我看来,写字虽不是第一项的娱乐。然不失为第一等的娱乐。 因此,中国的先辈,凡有高尚人格的人,大半都喜欢写字,如曾文正、李文忠、差不多每天都写。虽当军书旁午,亦不间断。梁启超从趣味美学视角作了充分的揭示,这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鲜有之卓见。他的书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丰厚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并对我们的学习或从事书法艺术的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梁启超在书法方面的取得的艺术成就,本文将从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和书学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对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书法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做出客观的评价。这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会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 书法思想 书法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292.1
【目录】:
  • 内容摘要4-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1
  • 前言11-14
  • 第一章 梁启超的生平及其书法活动略述14-40
  • 第一节、梁启超的生平14-20
  • 第二节 梁启超书法活动略述20-40
  • 第二章 梁启超的书学思想40-70
  • 第一节 梁启超、康有为的碑帖主张异同40-46
  • 第二节 梁启超的书法史学思想46-58
  • 第三节 梁启超的书法美学思想58-70
  • 第三章 梁启超的书法实践70-96
  • 第一节 梁启超楷书的风格及其成因70-80
  • 第二节 关于梁启超的行、草书80-88
  • 第三节 关于梁启超的篆、隶书88-96
  • 结语 梁启超书法的成就及其影响96-98
  • 注释98-105
  • 参考文献105-108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108-109
  • 后记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建邦;;梁启超书法研究三题[J];书法之友;1994年03期

2 杨硌堂;梁启超书品及书论刍议——兼谈当代“书法人”培育的意义[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春宜;;“书法艺术家”梁启超[J];考试周刊;2007年41期

4 董方奎;关于梁启超的定位[J];历史教学;2004年09期

5 王伟林;梁启超的书学观及其贡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金玉甫;;梁启超的书法艺术观[J];殷都学刊;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04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