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的笔法论
本文关键词:林散之的笔法论
【摘要】:青年时期处于晚清碑学盛行时代的林散之,因为结识了黄宾虹,接受黄氏的教导,最后融会贯通,成为冶碑帖于一炉的大家。本文从林散之的语录和诗文中探讨其临摹观、笔墨经验和笔墨观,同时分述林散之学书的四个阶段,说明林散之所走过的"亦古亦今"之路,既继承了优秀传统,又创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其学书思想在当代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林散之 笔法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林散之作为新旧时代转换期的人物,注定其书风具有承前启后的示范价值。林散之青年时期正值晚清碑学盛行,此种风气一直延续至民国。潮流之下,关键在于书家自身的把握。故而,书家的成功,既有必然性,也会有偶然性。林散之因为机缘,结识了黄宾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黄氏的『棒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军;;乌江林下散之风——邱振中谈林散之[J];中国书画;2005年05期
2 钱征;;传统文化与林散之书法艺术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谷鸿;;林散之书法[J];秘书;2006年01期
4 邵川;;林散之山水画跋考释(一)[J];荣宝斋;2009年01期
5 林散之;;林散之书法精品选[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6 ;林散之临帖作品[J];书法赏评;2010年06期
7 ;林散之书画在南京展出[J];新美术;1981年01期
8 徐文平;;林散之隶书初探[J];书画艺术;1999年05期
9 王罡;;峨眉之巅——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赏析[J];华人时刊;2013年12期
10 综艺;;林散之:八十扬名不为迟[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希祖;;林散之先生书法意境初探[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晋;林散之书法真伪引发风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诸培弘;林散之的睿智[N];美术报;2005年
3 记者 王艳 通讯员 张璞;黄宾虹林散之作品在连展出[N];连云港日报;2007年
4 ;林散之谈书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周安庆;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雅赏[N];团结报;2014年
6 胡舜庆;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散草放旷 书坛高峰[N];中国商报;2007年
8 王涛;意在山水 成于草书[N];美术报;2009年
9 丁建华;名家书法获佳绩对收藏市场的启示[N];美术报;2009年
10 吴雪;健笔凌云意纵横[N];中国艺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尤婕;林散之书学思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宁;林散之书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梁利忠;林散之书法及其书学渊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5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6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