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美国外星人电影的意识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05:10
  外星人是广受大众喜爱的科幻元素类型,自科幻电影出现以来,外星人的话题就不断被大众所讨论。在商品经济浪潮下,好莱坞梦工厂为迎合观众心理,刺激消费主义,以外星人为噱头,生产出数量众多的外星电影。影片不断在商业与文化中找寻中间点,突破通俗与高雅的界限,用奇观化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并以此作为外衣包裹着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通过娱乐手段在不经意间向观众传递美国意识形态。早期的外星人电影受限于科技,电影的场景与外星人形象都不精良,受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多数外星人心理欠缺深度,较为简单化,它们在电影中扮演着扁形的反派,易被人类所打败,借以衬托人类的勇敢与强大,反映着美国人的乐观主义思想。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与电脑特效技术趋于成熟,现代科技让人类有机会主动探索宇宙,从而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并通过电脑特技制作出逼真的场景及外星人。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它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外星人形象不再单一而是逐渐圆形化发展,制作者借助外星人电影,用人与外星人的相处影射现实背景中相应的背景事件,对内,反映美国人对现实的焦虑以及对生态等问题的担忧,并向美国观众传递...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外星人电影的意识形态研究


《月球旅行

星球,电影,人类,外星人


就是想象的载体,以外星环境为背景,可将现存问题引到外星人身上,人类对于外星人的侵占和压迫虽是值得批判的,却又不至于反动,由此巧妙的避开电影审查。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是外星人带给我们的,而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电影《阿凡达》是一部典型的生态中心主义电影,故事发生在未来的2154年,人类为了更好的在潘多拉星球上开采能源,克隆了生活在潘多拉星球的阿凡达的身体,并通过科技手段让主角杰克的意识与进驻阿凡达,杰克在来到潘多拉星球后,惊叹于星球的自然美景,并与一名纳威族外星女孩相识相爱(图2-2),他想阻止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侵略,并联合纳威族一起打败了人类,继续留在潘多拉星球生活。在电影中,人类显然是入侵的,殖民的,奸淫的,掠夺的,毁灭的物种,而纳威族则淳朴的,自然的,热爱生态环境的。埃里克·海瑟尔说“这部电影如此有感染力,事实上它正是全世界的人数百年来行为的一种映射。电影是创作者把各自所处的政治或文化背景中因某事而感到愤怒和失望的事物,展现出来的一种方式”①。外星人与人类的对立,实则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外星人战胜人类的结局,是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冲击,影片时刻告诫人类,过渡的依赖科技掠杀动物和破坏生态,最终只会遭到①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科幻故事(外星生命),2018.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X7fq/?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图2-2电影《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

电影,世界大战,戴维


美国外星人电影的意识形态研究31电影《独立日》中,美国总统,黑人空军飞行员,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总统托马斯与夫人恩爱非常,科学家戴维为了找寻爱人前往白宫,在关键时刻破解了外星人信号,依靠自己的才智指引人类获得胜利;飞行员史蒂夫与女友蜜月旅行,却为了国家的安危返回部队。《世界大战》(WaroftheWorlds,2005)中的父亲和妻子离婚后带着一儿一女生活。日常生活里粗心大意、游手好闲,经常忽视自己的儿女,实在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在外星人入侵后,内心深处的父爱被激发,危急时刻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全力保护儿女,展现父子亲情(图2-3)。电影《迷雾》(TheMist,2007)中,一对父子及其它小镇居民共同被困于迷雾中,不知名的生物伴随迷雾而出现并时刻威胁人类的生命。深陷恐惧中的人们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父亲戴维带着儿子尝试开辟求生之路,过程非常艰辛,在绝境中,人类无法摆脱人性的劣根,开始互相争夺生存资源,内心也变得脆弱不堪一击。主人公戴维却一直保持着冷静,他渴望着与失散的妻子重聚,即使遭遇困境也怀抱着积极地心态努力逃生,尽己所能的保护好儿子,但是最后戴维与儿子还是被异形怪逼向了绝境,绝望之下的戴维用剩下的子弹结束了儿子的生命,反映了一种悲观的宿命色彩。在南北战争前后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时期,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追寻心中的理想,但理想却屡遭打击,美国人开始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自我,美国梦变成抓不住的泡沫。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悲观心理在电影的主人公身上多有投射,电影将悲剧意识渲染至极致,即使主人公初心乐观,最终却依旧无法逃出自己的悲惨宿命。(图2-3电影《独立日》中的父子与电影《世界大战》中的父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终结者》看美国科幻电影叙事范式[J]. 熊炜.  电影文学. 2018(22)
[2]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输出[J]. 郑东超.  国际传播. 2018(05)
[3]美国科幻电影的乌托邦幻想与幻灭[J]. 田玉霞.  电影文学. 2018(14)
[4]由《金刚狼》系列看美国科幻电影[J]. 董春晖.  电影文学. 2017(22)
[5]“乌托邦”与“恶托邦”的二重奏——好莱坞生态科幻电影中的异质空间书写[J]. 杨成.  当代电影. 2017(11)
[6]科幻恐怖片的社会语境与意识形态——以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系列电影为例[J]. 陈涛.  当代电影. 2017(10)
[7]美国科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文化探析[J]. 周会霞.  电影文学. 2017(07)
[8]怪物科幻电影的发展脉络研究[J]. 刘卉青.  当代电影. 2016(07)
[9]《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美学探究[J]. 李丹.  电影文学. 2016(11)
[10]由《变形金刚》看美国科幻片的叙事传统[J]. 魏凤旗.  电影文学. 2016(05)

博士论文
[1]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构成[D]. 王博.吉林大学 2018
[2]90年代中期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男性气质研究[D]. 董雪飞.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类型电影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科幻灾难电影中意识形态的话语分析[D]. 李程.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D]. 丁然.重庆大学 2017
[3]新世纪好莱坞科幻电影创作“新变”之探究[D]. 许文胜.曲阜师范大学 2017
[4]英雄重塑[D]. 薛松.福建师范大学 2017
[5]“他者”身体的文化解读[D]. 杨娟.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6]新好莱坞以来科幻电影对手形象研究[D]. 李迁.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技术与文化的融合[D]. 李大鹏.曲阜师范大学 2016
[8]好莱坞电影中“超人”形象建构研究[D]. 凌浩天.湖南师范大学 2016
[9]外国电影中的“怪兽”形象研究[D]. 朱捷飞.湖南师范大学 2015
[10]意识形态视域下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研究[D]. 万笑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7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7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