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基于“三大经济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21-04-19 22:07
当今,全球经济面临深刻转型、经济发展风险不断增加、多极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开展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探索和制定国际最高标准贸易规则。新兴经济体国际参与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也将贸易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通过划定特殊经济功能区建立先进国际贸易规则是各国竞相采取的做法。自贸港是一国贸易开放的高地,也是探索最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的平台载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人口等要素红利的逐渐消失促使中国迈入对外贸易的新阶段,发展重点从货物贸易流动转向国际贸易规则协调。因此,中国急需转变传统发展思路,从国际贸易规则入手实现新一轮改革开放,积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自贸港。现有文献多集中在世界知名自贸港或中国各个自贸区试验区,较少文献涉及自贸试验区的区域联动,且鲜有涉及联动的后续侧重和实施路径。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以中国自贸港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浙沪联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辅之以仿真模拟后,重点研究了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本文发现:浙沪具备共建自贸港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自贸港建设初期应以“临港新区+大洋山港”的空间模式打造“三大经济平台”,即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期...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自贸港发展经验
2.1.1 国际发展经验
2.1.2 国内发展经验
2.2 平台经济理论与全球城市
2.3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2.3.1 自贸港合作研究
2.3.2 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
2.4 小结
3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现实背景
3.1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际背景
3.1.1 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转型
3.1.2 国际贸易规则成为竞争制高点
3.1.3 自贸港是先进规则的集中体现
3.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内背景
3.2.1 对外贸易面临新挑战
3.2.2 探索建设自贸港的条件日趋成熟
3.2.3 浙沪联动探索自贸港建设的优势
3.3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3.3.1 临港新片区概述
3.3.2 临港新片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4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可行性分析
4.1 上海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4.1.1 国际航运层面
4.1.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4.1.3 数字化建设层面
4.2 浙江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4.2.1 国际航运层面
4.2.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4.2.3 数字化建设层面
5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仿真模拟——基于合作博弈模型
5.1 理论框架
5.2 模型设定
5.3 指标与参数选取
5.4 仿真模拟
6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基本思路
6.1 平台经济与浙沪联动
6.2 浙沪联动的核心定位及总体目标
6.2.1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6.2.2 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6.2.3 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6.3 浙沪联动的空间模式选择
6.3.1 发展初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
6.3.2 发展中后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衢山港区
7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7.1 国际经验借鉴
7.1.1 新加坡港借鉴
7.1.2 鹿特丹港借鉴
7.1.3 纽约-新泽西港借鉴
7.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7.2.1 构建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7.2.2 搭建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7.2.3 打造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视角下的自由贸易港[J]. 珠江水运. 2019(20)
[2]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实践路径[J]. 陈建军,黄洁. 群众. 2019(20)
[3]基于平台经济理论的自贸区研究述评[J]. 赵薇,李秀辉. 江苏商论. 2019(09)
[4]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卓璐璐,张颖. 对外经贸. 2019(08)
[5]价格联动与价格发现: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运行的研究[J]. 高丽,高世宪. 价格月刊. 2019(06)
[6]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J]. 刘志彪,孔令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7]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逻辑、风险问题与治理路径[J]. 陆岷峰,杨亮.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从国际自由贸易港发展经验看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J]. 蓝庆新,韩萌,马蕊. 管理现代化. 2019(02)
[9]在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建设开放新高地[J]. 黄奇帆.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3)
[10]破壁合作,长三角“高速列车”驰向一体化[J]. 姜鸣,陈晨,沐宏. 华东科技. 2019(03)
硕士论文
[1]以油品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与路径研究[D]. 邵婧儿.浙江大学 2019
[2]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规则研究[D]. 王曼.浙江大学 2018
[3]欧洲自由港区功能与政策演进研究[D]. 路璐.天津财经大学 2016
[4]基于综合竞争力的宁波[D]. 朱龙剑.华东理工大学 2011
[5]我国面对的自然人流动壁垒研究[D]. 胡钟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840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自贸港发展经验
2.1.1 国际发展经验
2.1.2 国内发展经验
2.2 平台经济理论与全球城市
2.3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2.3.1 自贸港合作研究
2.3.2 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
2.4 小结
3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现实背景
3.1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际背景
3.1.1 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转型
3.1.2 国际贸易规则成为竞争制高点
3.1.3 自贸港是先进规则的集中体现
3.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国内背景
3.2.1 对外贸易面临新挑战
3.2.2 探索建设自贸港的条件日趋成熟
3.2.3 浙沪联动探索自贸港建设的优势
3.3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3.3.1 临港新片区概述
3.3.2 临港新片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4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可行性分析
4.1 上海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4.1.1 国际航运层面
4.1.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4.1.3 数字化建设层面
4.2 浙江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
4.2.1 国际航运层面
4.2.2 国际油品贸易层面
4.2.3 数字化建设层面
5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仿真模拟——基于合作博弈模型
5.1 理论框架
5.2 模型设定
5.3 指标与参数选取
5.4 仿真模拟
6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基本思路
6.1 平台经济与浙沪联动
6.2 浙沪联动的核心定位及总体目标
6.2.1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6.2.2 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6.2.3 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6.3 浙沪联动的空间模式选择
6.3.1 发展初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
6.3.2 发展中后期:临港新片区+大洋山港+衢山港区
7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7.1 国际经验借鉴
7.1.1 新加坡港借鉴
7.1.2 鹿特丹港借鉴
7.1.3 纽约-新泽西港借鉴
7.2 浙沪联动共建自贸港的路径选择
7.2.1 构建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平台
7.2.2 搭建期现结合国际油品贸易平台
7.2.3 打造跨区联动数字化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视角下的自由贸易港[J]. 珠江水运. 2019(20)
[2]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实践路径[J]. 陈建军,黄洁. 群众. 2019(20)
[3]基于平台经济理论的自贸区研究述评[J]. 赵薇,李秀辉. 江苏商论. 2019(09)
[4]浙江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卓璐璐,张颖. 对外经贸. 2019(08)
[5]价格联动与价格发现: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运行的研究[J]. 高丽,高世宪. 价格月刊. 2019(06)
[6]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J]. 刘志彪,孔令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7]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逻辑、风险问题与治理路径[J]. 陆岷峰,杨亮.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从国际自由贸易港发展经验看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J]. 蓝庆新,韩萌,马蕊. 管理现代化. 2019(02)
[9]在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建设开放新高地[J]. 黄奇帆.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3)
[10]破壁合作,长三角“高速列车”驰向一体化[J]. 姜鸣,陈晨,沐宏. 华东科技. 2019(03)
硕士论文
[1]以油品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与路径研究[D]. 邵婧儿.浙江大学 2019
[2]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规则研究[D]. 王曼.浙江大学 2018
[3]欧洲自由港区功能与政策演进研究[D]. 路璐.天津财经大学 2016
[4]基于综合竞争力的宁波[D]. 朱龙剑.华东理工大学 2011
[5]我国面对的自然人流动壁垒研究[D]. 胡钟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8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4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