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08:01
  公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各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均构成一定挑战。政府由于知识局限必须打破传统决策惯性,借用外部智力提升公用决策理性,大学凭借丰富的人才与知识储备理应在服务政府决策、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政策,其中以研究型大学丰富资源为依托的智库建设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现状的研究相对薄弱。故基于社会需求、政策热点和文献梳理确定本文的选题。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研究型大学和大学智库的含义进行界定,基于多元主义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善治理论提出研究思路,从发展历程与结构特征、发展模式与治理结构、社会关系及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运用调查研究法,借助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对于我国活跃智库的相关研究,以及2017年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遴选出80所研究型大学智库作为研究对象,从高校分布、区域分布、学科结构、建设历史以及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并进一步探析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可以分为自主建设型...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学智库内涵研究
        1.2.2 大学智库建设现状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4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2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发展历程与结构特征
    2.1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兴起和发展
    2.2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结构特征
        2.2.1 高校分布
        2.2.2 区域分布
        2.2.3 学科结构
        2.2.4 建设历程
        2.2.5 人才培养
    2.3 主要研究结论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发展模式与治理结构
    3.1 发展模式
        3.1.1 大学自主建设型智库
        3.1.2 政府与大学共建型智库
        3.1.3 企业与大学共建型智库
    3.2 治理结构
        3.2.1 主任(院长)负责制
        3.2.2 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院长)负责制
        3.2.3 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院长)负责制
    3.3 人员配置
        3.3.1 人员结构
        3.3.2 人员规模
    3.4 资金筹集
    3.5 主要研究结论
4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社会关系—以三所高端智库为例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大学智库互动的特征与规律
        4.2.1 大学智库互动的特征
        4.2.2 大学智库互动的规律
    4.3 大学智库与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
        4.3.1 大学智库—政府互动
        4.3.2 大学智库—媒体互动
        4.3.3 大学智库—企业互动
        4.3.4 大学智库—高校互动
    4.4 主要研究结论
5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评价体系
    5.1 评价理念
        5.1.1 引领大学智库发展
        5.1.2 优化资源配置
    5.2 评价主体与对象
        5.2.1 评价主体
        5.2.2 评价对象
    5.3 评价方法
    5.4 评价导向及指标
        5.4.1 结果评价
        5.4.2 系统评价
    5.5 指标权重
    5.6 主要研究结论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6.1.1 大学智库影响力不足
        6.1.2 大学智库管理体制不完善
        6.1.3 大学智库评价体系不健全
    6.2 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的建议
        6.2.1 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大学智库影响力
        6.2.2 转变建设思路,完善大学智库管理体制
        6.2.3 规范评价程序,健全大学智库评价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洋,何晓芳.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03)
[2]中国智库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构反思[J]. 张旭.  情报杂志. 2018(09)
[3]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 张秀娥,张皓宣.  现代商业. 2018(20)
[4]国外智库的类型与评价模式研究[J]. 卢小宾,黎炜祎.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8)
[5]中国大学智库评价的“三维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J]. 梅新林,陈国营,陈明,苗阳,鲍健强.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05)
[6]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J]. 郭瑞.  情报杂志. 2017(09)
[7]中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内容分析和专家访谈的调查[J]. 张新培,赵文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4)
[8]高校智库评价机制研究[J]. 郭瑞.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4)
[9]高校智库参与地方政府决策的路径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J]. 于丰园,于群英.  情报杂志. 2017(06)
[10]美国一流的高校智库功能定位及特色发展研究[J]. 吴业春,李建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151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51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