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有关理想社会之理念
发布时间:2023-03-26 22:24
庄子思想建立在当时的学术思潮之上,其思辨气质和反省精神颇为显明,对一些重要论题有深刻见解。学者大都认为内七篇出乎庄子之手,由此解读庄子思想稳妥、可信。对于他谈说个体、彰扬自由的方面,前人已做出不少研究,并达成诸多共识。个人与社会从来都不是截然两立的,庄子在推崇个性的同时,也潜藏了对“人间世”的许多关切。《庄子》内七篇的主旨多与“社会”有牵连,如《逍遥游》旨在议论大小、有用与无用等社会价值问题。《齐物论》对概念与判断进行省思,涉及社会中的学术。《养生主》则在探究知识、学术之外,亦说明如何在社会中较好地存活。《人间世》评点材用与矫治,牵涉社会中的价值、政治等问题。《德充符》谈到忘形取德,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不该太在意周围人的表面,当重视其“德”。《大宗师》推许真知与坐忘,关联到对“礼”这种社会规矩的批评。《应帝王》讲述无心之用,是在着重谈论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和道德。庄子虽然关注现实和社会,但这种关注始终停驻在“理念”层面。可以把这些内篇中的理念划分为学术、政治、道德与艺术四个方面。政治、道德是构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学术牵连到对自然、对社会之认识,关系人类的共同进步;艺术则涉及个体如何在社会中...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之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之处
第一章 庄子思想之背景
第一节 庄子时期的政治、文化状况
第二节 庄子时期的学术状况
第二章 《庄子》内篇主旨
第一节 《逍遥游》议论大小、有用无用
第二节 《齐物论》省思概念与判断
第三节 《养生主》探究知识和生存
第四节 《人间世》评点材用与矫治
第五节 《德充符》谈说忘形取德
第六节 《大宗师》推许真知与坐忘
第七节 《应帝王》讲述无心之用
第三章 内七篇中潜存的社会架构
第一节 对社会架构的基本界定
第二节 学术方面: 剔除执念以参与共同事业
第三节 政治方面: 调适平等与自由
第四节 道德方面: 公私向度上各作考量
第五节 艺术方面: 人间世中的超脱路径
第六节 前四者在社会共同体中的关系与地位
第七节 外杂篇中的相关补证
第四章 庄子社会理念的历史定位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庄子社会理念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庄子社会理念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771859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之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之处
第一章 庄子思想之背景
第一节 庄子时期的政治、文化状况
第二节 庄子时期的学术状况
第二章 《庄子》内篇主旨
第一节 《逍遥游》议论大小、有用无用
第二节 《齐物论》省思概念与判断
第三节 《养生主》探究知识和生存
第四节 《人间世》评点材用与矫治
第五节 《德充符》谈说忘形取德
第六节 《大宗师》推许真知与坐忘
第七节 《应帝王》讲述无心之用
第三章 内七篇中潜存的社会架构
第一节 对社会架构的基本界定
第二节 学术方面: 剔除执念以参与共同事业
第三节 政治方面: 调适平等与自由
第四节 道德方面: 公私向度上各作考量
第五节 艺术方面: 人间世中的超脱路径
第六节 前四者在社会共同体中的关系与地位
第七节 外杂篇中的相关补证
第四章 庄子社会理念的历史定位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庄子社会理念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庄子社会理念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771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7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