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舞蹈的身心关系分析
【作者单位】: 安徽省文化馆;
【分类号】:J7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柔;舞蹈者身体成分对体能及健康的影响[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冯百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杨鸥;;论舞蹈力量能力的类型划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刘厦静;;关于芭蕾舞训练创伤的研究报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赵晓勇;;论舞蹈教育的关键期[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杨鸥;;舞蹈选材的科学评价与预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纪华林;;舞蹈演员腿部肌肉线条训练的基本方法[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8 黄丹;;浅析广场舞在大众健身的作用[J];才智;2012年12期
9 程鹏民;李翔;;浅谈街舞在高校中的流行现象[J];成才之路;2008年28期
10 李想;;浅谈舞蹈中身体柔韧素质的训练[J];大家;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杨梅;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子路;中国舞、拉丁舞、健美操对青春期前期(9-13岁)女生身心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洪琴;不同芭蕾“外开”练习中上体姿态特征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黄志刚;论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舒;艺术院校高中生的舞蹈编导教育问题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6 刘中颖;古典芭蕾舞训练方法与民族舞蹈的技术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晓程;高中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菁菁;对中等专业舞蹈教育科学选才与科学训练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于惠;城市中老年人舞蹈教育状况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10 牛丽丽;巴山舞的文化背景及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宝凤;;浅谈舞蹈艺术中的身心关系问题[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2 平心;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舞蹈艺术的内涵、舞蹈心理学的外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张兰;;重新审视儿童舞蹈教育的价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4 ;《舞蹈学词典》词条汇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陈自勤;;感觉就是感觉——关于一个声乐概念的辨析[J];音乐研究;2009年03期
6 钟斌;;蒙古族“蛊碗舞”的舞学特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平心;试论舞感、乐感及其通感——兼谈情感、美感和灵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曹曙林;;舞蹈是生命魅为的源泉[J];广播歌选;2007年04期
9 王浩;伍建红;;论蒙古族舞蹈“蛊碗舞”的舞学特性——从舞蹈心理学的视觉阐释[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3期
10 戴淑萍;影响演奏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平心;;试论乐感、舞感及其通感——兼谈艺术感觉与艺术想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文;雅培小音乐家DV大赛开赛[N];中国质量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枫;二胡演奏中的内心体验与音乐形象的塑造[D];天津音乐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541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54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