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龙台火龙舞的传承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214
【图文】:
龙台村墙绘
始携家眷迁徙至河南省济源城南街村,历四世,郝公县龙台村。从此郝姓在龙台村开枝散叶,繁衍后代。胡同,白衣堂,大庙门,前街,东庄,后场,东胡口相差不大,其中陈姓是由1857年由陈庄迁入龙台县迁入龙台村。村中还有其他姓氏,大都较晚迁入,和行政网络。集权者往往根据人口情况和地理位置划村的历史考察,龙台村较为清晰的是从清代开始的。台属于太平里。民国初年,实行乡镇制,龙台村称图4- 2 郝氏祠堂
十,都会给祭拜自己的祖先。每年除夕或者大年三十,除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祖先坟前祭拜,不管多晚,这一步动总体上还是比较单调的。龙台村的村民也不例外。于龙台村较大,地理位置也好,经济状况较其他村庄较周围村庄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民间长,形式多样,主要就是舞火龙,舞狮子,独角兽,。其中龙台村的舞火龙远近闻名,每年五龙庙祭祀活观看。据村内老人回忆,龙台村内总共有五条火龙,少的小组共同舞一条火龙,每年祭祀完成后,还会到图4- 3 五龙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兴华;;舞龙运动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5年06期
2 袁海强;卢玉;方新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安徽省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王春光;;广东舞龙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5年01期
4 李志军;张赐东;;我国现代竞技舞龙运动服饰文化特征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李志军;张赐东;;舞龙运动服饰演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3期
6 周建新;江宇;;舞龙运动——一种富有美感的艺术符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孙建;管月泉;陈欣;;传统舞龙的现代发展与传承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年10期
8 陈小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08期
9 朱宗海;;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的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5期
10 时传霞;;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微微;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评价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2 余霞;论海安龙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传承[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3 霍麟麟;西安市农村舞狮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4 宋同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活化互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5 张威;四川宜宾塘坝高杆舞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6 袁运中;传统年节视角下河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王镇新;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靖;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胡_g倩;重庆铜梁舞龙运动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赵增银;长春市舞狮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7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7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