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舞蹈身体文化符号的解读与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1:25
【摘要】:随着文化多样性发展以及城市空间快速扩张,民族的生存环境和语言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身体,欲要在文化浸透的身体语言中,寻求民族认同感。回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律动的身体为载体,通过表征性的身体动作符号传递信息,建立身体美学,继而达到心灵上的慰藉与共鸣,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几年,回族舞蹈良好的发展势头,表明回族人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民族文化事业,在探索中逐步回归身体符号的本质研究,力求通过身体传达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取向,得到更多人对回族舞蹈的理解和认可。本论文以梳理回族舞蹈的历史源流为背景,试图以回族舞蹈现有资料为基础,力求将回族舞蹈置于文化语境中,解读与分析舞蹈动作符号中潜在的语言及文化含义,用文化搭建身体与符号的桥梁,提出回族舞蹈未来发展可借鉴的其他艺术成果,形成本民族舞蹈的艺术风格,构筑肢体语言表达与内在精神文化相通的民族审美追求,为回族舞蹈的合理存在寻求支撑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2
【图文】:
衔杼ǎ嚅璧富嘀戕哪囝钟懈腥说墓适虑榻凇M? 图2图3 图4二、日常生活的舞蹈形态(一)日常行为回族舞蹈是生活中身体动作行为的艺术升华,日常生活行为具有的鲜明民族特点是回族舞蹈形态的基础,并为舞蹈创作提供想象的空间,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身体
16图7 图8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都是民俗文化的核心,是群众娱乐的两种方式,两者间相同的特性,让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共同成为民俗文化的灵魂。“花儿”是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热爱的演唱音乐,游牧生活为生的他们,喜欢在放牧或劳动的时候哼唱花儿,抒发情感娱乐自己,形成了回族“花儿”即兴的演唱方式。“花儿”擅长运用比兴的手法,将花儿比作姑娘,将男子比作少年,以花拟人,以物抒情。“花儿”被称为“山花儿”或“骚花儿”,是回族人民相互逗乐的一种方式,还是回族男女青年爱意的传达,方言的表达更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族舞蹈的发展势必离不来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突出的文化特色,受到民间舞蹈的借鉴和发展,回族舞蹈的编创采用“花儿”的曲调和音乐,提炼唱花儿时的动作,舞蹈中通常使用用花儿形容回族女子的形象,作品《花儿俏》描述回族姑娘俏皮、活泼、能干的形象,《花儿十八》表现是十八岁的回族少女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对未来爱情充满着期望,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回族舞蹈作品,也为“花儿”这一民俗活动搭建传播的平台。(见图9)图9(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汉东老师合影)第三章 回族舞蹈身体文化符号解读动作是人们为适应生存环境,出现的个体早期功能性行为,随着个体的发展,动作行
作品《花儿俏》描述回族姑娘俏皮、活泼、能干的形象,《花儿十八》表现是十八岁的回族少女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对未来爱情充满着期望,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回族舞蹈作品,也为“花儿”这一民俗活动搭建传播的平台。(见图9)图9(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汉东老师合影)第三章 回族舞蹈身体文化符号解读动作是人们为适应生存环境,出现的个体早期功能性行为,随着个体的发展,动作行为逐渐从低级向高级转换,成为人活动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动作行为是人们对环境感知、信息加工、状况判断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是内心活动的外化,解读动作就需要了解动作的特征。当生存环境更为复杂时,动作则需要调动身体的各
本文编号:2785498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722.22
【图文】:
衔杼ǎ嚅璧富嘀戕哪囝钟懈腥说墓适虑榻凇M? 图2图3 图4二、日常生活的舞蹈形态(一)日常行为回族舞蹈是生活中身体动作行为的艺术升华,日常生活行为具有的鲜明民族特点是回族舞蹈形态的基础,并为舞蹈创作提供想象的空间,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身体
16图7 图8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都是民俗文化的核心,是群众娱乐的两种方式,两者间相同的特性,让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共同成为民俗文化的灵魂。“花儿”是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热爱的演唱音乐,游牧生活为生的他们,喜欢在放牧或劳动的时候哼唱花儿,抒发情感娱乐自己,形成了回族“花儿”即兴的演唱方式。“花儿”擅长运用比兴的手法,将花儿比作姑娘,将男子比作少年,以花拟人,以物抒情。“花儿”被称为“山花儿”或“骚花儿”,是回族人民相互逗乐的一种方式,还是回族男女青年爱意的传达,方言的表达更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族舞蹈的发展势必离不来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突出的文化特色,受到民间舞蹈的借鉴和发展,回族舞蹈的编创采用“花儿”的曲调和音乐,提炼唱花儿时的动作,舞蹈中通常使用用花儿形容回族女子的形象,作品《花儿俏》描述回族姑娘俏皮、活泼、能干的形象,《花儿十八》表现是十八岁的回族少女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对未来爱情充满着期望,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回族舞蹈作品,也为“花儿”这一民俗活动搭建传播的平台。(见图9)图9(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汉东老师合影)第三章 回族舞蹈身体文化符号解读动作是人们为适应生存环境,出现的个体早期功能性行为,随着个体的发展,动作行
作品《花儿俏》描述回族姑娘俏皮、活泼、能干的形象,《花儿十八》表现是十八岁的回族少女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对未来爱情充满着期望,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回族舞蹈作品,也为“花儿”这一民俗活动搭建传播的平台。(见图9)图9(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汉东老师合影)第三章 回族舞蹈身体文化符号解读动作是人们为适应生存环境,出现的个体早期功能性行为,随着个体的发展,动作行为逐渐从低级向高级转换,成为人活动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动作行为是人们对环境感知、信息加工、状况判断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是内心活动的外化,解读动作就需要了解动作的特征。当生存环境更为复杂时,动作则需要调动身体的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785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8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