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我国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6:53
  排舞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运动,随着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的更新,排舞的成套动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集体项目也在不断地朝着艺术性、创新性方向发展。队形编排是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单人项目最显著的特征,队形编排水平与完成质量成为比赛最终成绩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我国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为研究对象,2017年全国排舞总决赛普通院校组小集体规定曲目前八名及专业院校组小集体规定曲目前三名成套动作、2016年全国排舞总决赛普通院校组小集体规定曲目前八名及专业院校组小集体规定曲目第一名成套动作共20套比赛视频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排舞小集体项目成套动作队形数量、类型、变化速度、场地及层次运用、人数组合形式、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分析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并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排舞小集体项目队形编排提供参考。本研究结论如下:1.排舞竞赛评分规则对集体项目队形的评分标准主要集中在队形的完成情况、艺术编排、整体效果以及舞步规范等方面,对队形编排提出更加具体化...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的研究


总体看来,2017年的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在队形类型的选择上有所改善与丰

空间层次,队形


我国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的研究层次空间。成套动作以单层空间的第二层次中空间为主,多层次空间队,其中各参赛队伍的多层次队形运用次数在 5 次以上,主要以 1-2 两层主,如图 8 所示,2 个空间层次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低空间与中空间层次合。1-2-3 的三层空间使用次数较少。016 年的所有参赛队伍都未使用三层空间的层次队形,其主要原因为旧中不允许托举动作的出现,但是新版规则对此进行了调整,允许托举动现,由于 2017 年比赛为新版规则调整后的第一年,受旧版规则的影响,作出现次数较少,可见规则的调整使队形编排难度不断提高,对选手的力要求不断提高。视频中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和枣庄学院在结束造型中使举动作,如图 9 所示,外圈的 7 个选手利用下蹲动作呈地面层次,圈内 2站立层次,剩下 3 个队员通过托举动作构建出三层空间层次。多种空间层合编排对成套动作取得优异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层次空间的综合增加成套动作的层次递进感和视觉效果。

空间层次,队形


我国高校排舞小集体规定曲目成套动作队形的研究层次空间。成套动作以单层空间的第二层次中空间为主,多层次空间队,其中各参赛队伍的多层次队形运用次数在 5 次以上,主要以 1-2 两层主,如图 8 所示,2 个空间层次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低空间与中空间层次合。1-2-3 的三层空间使用次数较少。016 年的所有参赛队伍都未使用三层空间的层次队形,其主要原因为旧中不允许托举动作的出现,但是新版规则对此进行了调整,允许托举动现,由于 2017 年比赛为新版规则调整后的第一年,受旧版规则的影响,作出现次数较少,可见规则的调整使队形编排难度不断提高,对选手的力要求不断提高。视频中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和枣庄学院在结束造型中使举动作,如图 9 所示,外圈的 7 个选手利用下蹲动作呈地面层次,圈内 2站立层次,剩下 3 个队员通过托举动作构建出三层空间层次。多种空间层合编排对成套动作取得优异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层次空间的综合增加成套动作的层次递进感和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排舞运动特征与功能发展分析[J]. 张亚玲,王艳,常蕾.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9)
[2]点、线、面构成与图形的异质同构案例探究[J]. 张宇,吴卫.  艺术科技. 2016(07)
[3]排舞集体项目队形编排[J]. 张静.  山海经. 2016(08)
[4]浅析排舞集体项目队形编排[J]. 傅成兰.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4)
[5]排舞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其风格[J]. 李遵.  体育文化导刊. 2013(04)
[6]排舞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管窥[J]. 杨领航.  大舞台. 2013(02)
[7]团体操表演队形及其变化过程的设计技巧[J]. 杨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10)
[8]试析排舞创编的要素特征[J]. 李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10)
[9]浅析排舞运动特征及我国开展排舞运动的意义[J]. 胥春华.  搏击(体育论坛). 2012(02)
[10]我国健身排舞创编现状与对策分析[J]. 邓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博士论文
[1]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 黄俊亚.北京体育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三屆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排舞比赛前三名成套动作对比分析[D]. 李娜.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排舞与有氧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D]. 张秀媛.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对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排舞、健美操比赛成套动作的对比分析[D]. 王梓嫣.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队形创编的研究[D]. 易晶.湖南师范大学 2015
[5]平面构成艺术在花球舞蹈啦啦操队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尹欢.福建师范大学 2015
[6]花球舞蹈啦啦操队形变化设计的研究[D]. 贺超.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2013年全国排舞总决赛中年组集体成套动作技术水平的研究[D]. 焦丽艳.扬州大学 2014
[8]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赛况研究[D]. 代倩.山东师范大学 2014
[9]排舞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分析[D]. 张佩佩.首都体育学院 2014
[10]2013年全健排舞大赛团体中青年组成套动作技术水平研究[D]. 孙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1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1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