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者核心力量训练的悬吊带研制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9 12:58
  核心力量训练一直是舞蹈辅助训练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经过为期六个月的调研得知,传统训练主要是在地面上完成徒手腹背肌等动作,无法达到舞者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全部目的,且训练效果也较少反馈于舞蹈动作。而舞蹈教师和学生正努力尝试新的适合舞者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也因舞蹈教室内难以放置大量训练工具,只能在专用教室中借助普拉提等工具进行训练,虽有一定效果,但购置设备的成本和使用的便利性等也都不尽人意。鉴于此现状,基于前人对核心力量训练和悬吊训练的研究,本文根据舞者的能力需求、身体条件、训练环境、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采用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研制出适合舞者核心力量训练使用的悬吊带及其一整套适用于舞者的悬吊训练方法为研究目的,通过专门设计的评价动作测试,结合形态测量和下肢主动柔韧能力等辅助测试,用多次实验数据反复验证,得出结论认为,此悬吊训练方法在提升舞者核心力量方面兼具有效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等优势,同时研究还为舞者实施悬吊训练提供了训练原则、训练动作及训练负荷等的具体建议。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舞者核心力量训练的悬吊带研制及应用研究


-E-T使用过程

拉克,训练工具,训练动作


图 6 凯迪拉克(Cadillac)已研制出许多种悬吊器械,但普遍需训练工具的运动范围都有一定局限,训练工具。研究现状状以孙文新 2011 年在《现代体能训了各个类型的训练动作,本文将在“式归纳至表 4 和表 5 中。此书将静力训练分别针对背部、核心区、胸部、全面地进行了展示。其采用 TRX 为主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中仍引悬吊训练动作仅列举此书中未曾提到现状。

训练动作,静力,北京体育大学,训练法


图 6 凯迪拉克(Cadillac)研制出许多种悬吊器械,但普遍需要练工具的运动范围都有一定局限,没练工具。究现状以孙文新 2011 年在《现代体能训练各个类型的训练动作,本文将在“归纳至表 4 和表 5 中。此书将静力练分别针对背部、核心区、胸部、面地进行了展示。其采用 TRX 为主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中仍引吊训练动作仅列举此书中未曾提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J]. 林科宇,许轶,王楚怀,鲍珊珊,张桂芳,韩秀兰,赖建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10)
[2]悬吊法体能训练的应用价值及其前瞻性分析[J]. 钱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08)
[3]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近况[J]. 朱传芳,黄强民,彭金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11)
[4]核心力量训练与测评方法研究[J]. 韩春远,王卫星.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01)
[5]体能训练之悬吊训练[J]. 李春雷.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4)
[6]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能力悬吊训练法[J]. 张腾宇,李建臣.  运动. 2012(18)
[7]Endurance tests are the most reliable core stability related measurements[J]. Andy Waldhelm,Li Li.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2(02)
[8]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9]“核心力量”和力量训练刍议[J]. 黎涌明,徐权,陈小平.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04)
[10]悬吊训练法(S-E-T)健身功效及其应用与发展[J]. 陈金鳌,陆阿明,熊焰,相建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硕士论文
[1]悬吊练习与常规练习时核心部位主要用力肌群表面肌电的比较与分析[D]. 魏庆水.首都体育学院 2015
[2]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等速肌力及无氧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D]. 赵龙.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青少年悬吊组合训练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D]. 张腾宇.首都体育学院 2013
[4]悬吊训练对女性中专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耿磊.河北师范大学 2012
[5]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核心部位肌群力量变化的影响研究[D]. 徐纪雷.首都体育学院 2012
[6]悬吊训练动作分类及生物力学原理的研究[D]. 魏永敬.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6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256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