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视域下黔东北土家族摆手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8:54
本研究以文化变迁为研究视域,以黔东北土家族摆手舞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土家族摆手舞从历史和地域两个层面分别来阐述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变迁,并探索其变迁的原因和发展路径。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将黔东北地区土家族摆手舞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自在自发期(羁縻时期---改土归流前):主要是摆手舞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过程;第二阶段令行禁止期(改土归流后---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清朝政府的恶劣手段摆手舞被限制和停止;第三阶段恢复发展期(1950--1966):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翻身并可以自由的开展摆手歌舞;第四阶段曲折发展期(1966-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使得刚恢复的摆手舞被迫停止,道具都被一毁而尽;第五阶段重回发展期(1976--2000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生活水平恢复和发展,摆手舞得到重视并得到发展;第六阶段快速发展期(2000--至今):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高,使得摆手舞发展迅速。2、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黔东北地区土家族在生产生活...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沿河行政中心广场
时代的变迁,对于先人所创造的传统服饰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眼球,只有部分老人还会穿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流行服饰和外来引进的款式。在现在跳摆手舞时,笔者所调查的三个区域(图10印江峨岭镇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图11江口云舍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图12沿河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均有相同的特点,平时大家的着装都是现代化的衣服,只有在比赛时才穿戴有土家族元素的。
第 24 页图10印江土家族峨岭镇表演服饰 图11 江口云舍村土家族摆手舞表演服饰图12 沿河土家族摆手舞表演服饰4.1.3 音乐选择的改变清代在“竹枝词”中有对摆手舞音乐的描述,大概之意是:在土民聚居的地区摆手舞宴会非常多,在宴会上姑娘们跳着土家族摆手舞唱着摆手歌,咚咚的鼓点声和锣鼓声响成了一片,这就是土家族摆手舞音乐的描述。摆手舞以锣鼓为乐器来控制队伍的前进、后退、左摆右摆、下蹲还是同时摆,同时也控制队伍的队形。不管是《龙山县志》还是清乾隆年间的“摆手堂”碑文又或者是《永顺府志 杂志》都对摆手舞音乐的记载,即:击鼓呜铳。摆手舞的音乐由声乐和器乐组成,声乐由一个人来带领大家唱,其主要的内容是摆手歌,而器乐主要由鼓和锣来伴奏,一首曲子有多种变化。现阶段沿河摆手舞的伴奏器乐与原来的一样,是一锣一鼓;而印江土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研究——来自土家摆手舞的田野释义与演证[J]. 张世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8)
[2]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与传承路径研究[J]. 施曼莉.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2)
[3]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危机与保护措施[J]. 卢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7)
[4]文化学视野下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 王鸣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5]鄂西土家族舍米湖村摆手舞田野调查——兼论民俗体育在村寨人社会化中的社会功能[J]. 李海清,李品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11)
[6]从娱神到娱人: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变迁研究[J]. 赵翔宇.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4)
[7]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研究[J]. 杨敏,陈光玖.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8]从文化学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 宋证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9]遗存与变迁:当下土家族摆手活动功能变迁考察[J]. 黎帅,黄柏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体育文化学视角下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及文化意蕴管窥[J]. 李万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1(03)
硕士论文
[1]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 付静.湖北民族学院 2012
[2]立—教—演:重庆酉阳县土家族摆手舞的田野观察与研究[D]. 苏丹.中央民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7568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沿河行政中心广场
时代的变迁,对于先人所创造的传统服饰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眼球,只有部分老人还会穿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流行服饰和外来引进的款式。在现在跳摆手舞时,笔者所调查的三个区域(图10印江峨岭镇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图11江口云舍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图12沿河土家族跳摆手舞的表演服饰)均有相同的特点,平时大家的着装都是现代化的衣服,只有在比赛时才穿戴有土家族元素的。
第 24 页图10印江土家族峨岭镇表演服饰 图11 江口云舍村土家族摆手舞表演服饰图12 沿河土家族摆手舞表演服饰4.1.3 音乐选择的改变清代在“竹枝词”中有对摆手舞音乐的描述,大概之意是:在土民聚居的地区摆手舞宴会非常多,在宴会上姑娘们跳着土家族摆手舞唱着摆手歌,咚咚的鼓点声和锣鼓声响成了一片,这就是土家族摆手舞音乐的描述。摆手舞以锣鼓为乐器来控制队伍的前进、后退、左摆右摆、下蹲还是同时摆,同时也控制队伍的队形。不管是《龙山县志》还是清乾隆年间的“摆手堂”碑文又或者是《永顺府志 杂志》都对摆手舞音乐的记载,即:击鼓呜铳。摆手舞的音乐由声乐和器乐组成,声乐由一个人来带领大家唱,其主要的内容是摆手歌,而器乐主要由鼓和锣来伴奏,一首曲子有多种变化。现阶段沿河摆手舞的伴奏器乐与原来的一样,是一锣一鼓;而印江土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研究——来自土家摆手舞的田野释义与演证[J]. 张世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8)
[2]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与传承路径研究[J]. 施曼莉.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2)
[3]黔东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危机与保护措施[J]. 卢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7)
[4]文化学视野下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 王鸣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5]鄂西土家族舍米湖村摆手舞田野调查——兼论民俗体育在村寨人社会化中的社会功能[J]. 李海清,李品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11)
[6]从娱神到娱人: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变迁研究[J]. 赵翔宇.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4)
[7]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研究[J]. 杨敏,陈光玖.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8]从文化学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 宋证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9]遗存与变迁:当下土家族摆手活动功能变迁考察[J]. 黎帅,黄柏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体育文化学视角下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及文化意蕴管窥[J]. 李万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1(03)
硕士论文
[1]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 付静.湖北民族学院 2012
[2]立—教—演:重庆酉阳县土家族摆手舞的田野观察与研究[D]. 苏丹.中央民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28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