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舞蹈的特点和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19 16:09
本文关键词:延安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舞蹈的特点和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40年代,延安掀起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带头闹起了新秧歌,新秧歌运动以传统旧秧歌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融入革命的现实主义,进行继承与创新,在吸收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新秧歌秉承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从各个方面都贴近革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其影响从抗日战争期间一直延续下来。 本篇论文有两部分组成,第一章从延安新秧歌运动整体入手,从新秧歌产生的大环境、缘由以及发展沿革来介绍延安新秧歌运动;第二章围绕新秧歌舞蹈本体来着重分析新秧歌舞蹈的形式内容、舞蹈动作以及功能。笔者期望通过本篇论文中在新秧歌舞蹈本体上的分析与解读,来认识新秧歌舞蹈在历史上的作用与意义,这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延安新秧歌运动 大秧歌舞 新秧歌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第一节 论文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7-10
- 一、 研究内容7-8
- 二、 相关概念界定8
- 三、 选题意义8-10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10-12
- 一、 研究方法10
- 二、 资料来源10-12
- 第一章 延安新秧歌的源与流12-27
- 第一节 陕北延安概况12-15
- 一、 延安地理环境12
- 二、 光荣的革命背景12-15
- 第二节 延安新秧歌形成与兴盛缘由15-22
- 一、 革命运动及革命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15-18
- 二、 鲁艺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完美结合的结晶18-20
- 三、 传统民间艺术陕北旧秧歌孕育的成果20-22
- 第三节 延安新秧歌的流传22-27
- 一、 陕北旧秧歌的流传22-23
- 二、 延安新秧歌的传播23-27
- (一) 延安的新秧歌队23-24
- (二) “秧歌下乡”到“乡下秧歌”24
- (三) 新秧歌舞到国统区24-25
- (四) 新秧歌的延伸25-27
- 第二章 革命时期的延安新秧歌27-72
- 第一节 新秧歌舞蹈的特点27-63
- 一、 新秧歌舞蹈的解读27-41
- (一) 新秧歌舞蹈形式解读27-29
- (二) 新秧歌舞蹈语言解读29-41
- 二、 新秧歌舞蹈的审美41-44
- (一) 美在近距离41-43
- (二) 美在意识间43-44
- 三、 新秧歌舞蹈的特点44-63
- (一) 新秧歌较之于旧秧歌在内容上的创新45-51
- (二) 新秧歌较之于旧秧歌在形式上的突破51-63
- 第二节 新秧歌舞蹈的功能63-72
- 一、 新秧歌成为革命宣传的有效方式63-64
- 二、 新秧歌成为团结人民的有力武器64-66
- 三、 新秧歌成为新中国舞蹈发展的推动力量66-68
- 四、 新秧歌成为新中国仪式庆祝的象征符号68-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庚;回忆延安文艺座娗会前后“沷艺”的戏剧活动[J];戏剧报;196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延安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舞蹈的特点和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7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