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重译”的出版动因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作品“重译”的出版动因 出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作品 社会意识形态 汉译本 主流意识形态 出版机构 出版社 动因 红楼梦 文化使命 文学翻译
【摘要】:正重译又叫复译,是指"已有译本之后,复出另译本"①。在中西方的翻译史上,重译现象层出不穷。据统计,莎士比亚的名剧Hamlet共有8个汉译本;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也有了6个节译本和2个完整的版本;而一些中国的古诗,如陶渊明的诗歌,其译本甚至多达几十种。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译现象,以往学界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对重译
[Abstract]:The positive retranslation, also called retranslation, refers to "after the existing version has been translated, the second version is returned" 1.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phenomenon of retranslation is endles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re are eight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Shakespeare's famous play Hamlet;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has six translations and two complete versions. However, some ancient Chinese poems, such as Tao Yuanming's poems, have even been translated into dozens of versions. In the past, the focus of scholars' attention has been on the re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SQRW07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046
【正文快照】: 重译又叫复译,是指“已有译本之后,复出另译本”①。在中西方的翻译史上,重译现象层出不穷。据统计,莎士比亚的名剧Hamlet共有8个汉译本;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也有了6个节译本和2个完整的版本;而一些中国的古诗,如陶渊明的诗歌,其译本甚至多达几十种。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译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文学前沿;1999年01期
2 阮幸生;文学作品与科学面面观[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3 耕夫;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如何认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交叉现象[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1期
5 冯宪光;;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姜秋霞;郭来福;金萍;;社会意识形态与外国文学译介转换策略——以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的三个译本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7 梅钢;;论后现代的文学批评[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8 朱立元;论文学的多元价值系统[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周忠厚;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S·H·奥尔森 ,金元浦;文学反应的结构[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裴瑞成;;谈文学三大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2 贺松;;文章语言的模糊艺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柯岩;;谈谈文学与人生[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碧玉 毕飞宇 黄荭 整理;“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依附于别的东西”[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慧 河北省政协前副主席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不能一概而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4 宫苏艺;文艺本质如何界定 引发学术争鸣[N];光明日报;2006年
5 陆贵山;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0年
6 胡良桂;守望理想是作家的天职[N];文艺报;2010年
7 董学文;文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意义和当代价值[N];文艺报;2006年
8 张爱霞;谈谈文学素养的四重境界[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李云雷;批评是一种创造[N];文艺报;2011年
10 赵俊贤;文学创作发生研究的回顾与期待[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舟;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探讨[D];南华大学;2011年
2 张磊;语用学与文学作品中的会话文翻译[D];四川大学;2006年
3 郭威;文学文本的大众媒介化[D];山西大学;2008年
4 常超;创造性思维与文学作品[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杜宏;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英汉互译[D];重庆大学;2008年
6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卓;文学作品中语义衔接的对比[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翟燕宁;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陈新月;文学作品的可译限度——论《水浒传》的再创造性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10 李灵芬;感悟时尚[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1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116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