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解读
本文关键词:《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解读 出处:《艺术评论》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变迁 地方社会 宗教艺术 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 佛教 建筑文化 围龙屋 宗教人类学 佛事
【摘要】:正展读王馗先生新著《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其治学精神令人感佩。俗谓文如其人,著作从深具客家文化标志的香花佛事文化切入,对客家历史文化源流进行了宗教人类学的重要诠释,为观察客家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与新观点。粤东梅州的客家文化与西北高
[Abstract]:Is Mr. Wang Kui's "read the history of the flowers: Buddhist religious art and local society", the academic spirit of lingrenganpei. Custom that starting from the deep 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 works, the Hakka culture symbol of the Buddhist culture of flowers, Hakka History and culture origin are an important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us anthropology, to observe the Hakka traditional ar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ideas. The Hakka culture and the northwest Guangdong Meizhou high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嘉应大学;
【分类号】:J19
【正文快照】: 展读王馗先生新著《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其治学精神令人感佩。俗谓文如其人,著作从深具客家文化标志的香花佛事文化切入,对客家历史文化源流进行了宗教人类学的重要诠释,为观察客家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与新观点。粤东梅州的客家文化与西北高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日勒图;古泉州宗教艺术考略[J];前沿;2003年07期
2 徐建融;;宗教艺术的宗教批判[J];读书;1988年12期
3 罗毅;;象征在宗教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功能[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4 徐刚;论中国民间艺术与宗教艺术[J];美术;2005年04期
5 魏巨山;多元化的尼泊尔宗教艺术[J];美术观察;2004年09期
6 刘程;施建中;;宗教艺术的审美装饰以及媒介传达特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J];西北美术;2008年01期
8 周益民;徐彦;;隐喻或象征——试论宗教艺术中的图像志应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育英;谈宗教与艺术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1期
10 熊国玲;;中国原始宗教艺术探微[J];美术大观;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兹;;敦煌艺术简介[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2 金维诺;;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刘道广;;艺术活动及审美对社会文化基调的影响[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东雷;佛教法器值得关注[N];中国商报;2007年
2 董岳;中拍国际:宗教艺术品成亮点[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肖凡;匡时今秋力推佛教题材书画[N];中国商报;2011年
4 孙江;中拍国际首推宗教系列艺术品专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宏坤;奉行诚信 拍出精品[N];中国矿业报;2007年
6 马继东;佛教文物行情走高,,国人投资渐趋理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石一宁;改革推进了艺术研究[N];文艺报;2003年
8 记者 王俊;春风吹绽花千树更有芬芳伴今秋[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林森;热贡艺术:青藏民间文化奇葩[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王晓平;镜子里的自我和他者[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塔;灵魂之旅[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叶弦;极端形式艺术正义的宗教资源[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3 韩勇;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形式语言分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周昕;艺术与神圣性[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5 熊凯;论基督教文化在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中的积极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晓光;《剪灯新话》和《伽婢子》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俊伟;西方文论中诗与真理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0年
8 马缘园;王维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合娟;意境理论生成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陈小丽;隐形的归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17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1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