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的频率与时间的三维
本文关键词: 叙述频率 线性时间 循环时间 心理时间 重复 出处:《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作为人类体验的时间的三维——线性时间、循环时间、心理时间出发,则不难发现,在这三维中,热奈特的叙述频率理论只涉及到(而且是无意识地涉及到)其中的两个维度——线性时间和心理时间,这使他的叙述频率理论呈现为一个"单一/反复"的二元对立结构。循环时间观的缺位,直接导致了热奈特叙述频率理论对"重复"的忽视和误解。以三维时间为指导,则可建立单一(1R/1H)、重复(nR/nH、nR/1H)、集叙(1R/nH)三足鼎立的叙述频率理论框架。
[Abstract]: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linear time, cycle time, psychological time as the time of human experienc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in this three-dimensional. Genett's narrative frequency theory only involves (and unconsciously) two dimensions-linear time and psychological time. This makes his narrative frequency theory appear as a "single / repeated" binary opposites. This directly leads to the neglect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repetition" in Genett's narrative frequency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dimensional time, it is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single 1R / 1H ~ (-1), and repeat ~ nR / nH / nR / 1H). One R / N 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arrative frequency.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李卫华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CZW002)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HB09BWX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自从叙述学①作为一门学科创立②以来,“叙述频率”始终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在经典叙述学理论中,“叙述频率”作为一个术语出现较晚,“频率这一时间组成部分在热奈特之前的叙述学理论中没有得到考察”(里蒙—凯南102),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直到1972年才在其《辞格三集》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卫华;试析《喧哗与骚动》的多角度叙述方式[J];名作欣赏;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志红;;明清小说评点虚实相生叙事笔法理论及其价值[J];长城;2009年08期
2 晋妮娜;;浅析小说《反芦花》[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肖巧朋;明清小说评点的商业价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4 周和军;;论空间叙事的兴起[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5 黄娟;;论西方叙事理论的缺陷与弥补[J];当代文坛;2012年01期
6 张利群;;论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叙事妙品”的叙事学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郝威;;浅析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中叙事意识的自觉与成熟[J];电影评介;2009年07期
8 周峗龙;;浅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草蛇灰线”[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宁俊红;孟丽霞;;李渔“立主脑”说与古典戏曲理论观念的变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孙福轩;;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空间的文化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祥荣;;石碣、太尉及其它——漫议《水浒传》的叙事结构与主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雪莲;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才桢;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胡全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D];河南大学;2005年
10 李桂奎;中国写人学[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佳英;多元系统论视角下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萍;金圣叹小说美学理论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莲;叙事传统与中国古典悲剧意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台伶俐;广陵词学评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欧阳泱;毛宗岗小说评点范畴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田奇;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琳;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图像》点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淑媛;《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寿苹;《拾遗记》三论[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曾强;蒙学读物《古文观止》语文教育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霞;叙述与时间[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季广茂;南辕与北辙之间──从两篇文章略窥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讯息[J];文艺争鸣;1995年04期
3 董冰峰;;时间的形状[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E.H.贡布里希;万木春;;周年纪念的历史——时间、数字与符号[J];新美术;2009年04期
5 王永兵;;影响与误读——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新潮作家的时间塑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尹泓;;性别政治与女性时间[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7 盛子潮 ,朱水涌;小说空间与空间小说[J];小说评论;1989年02期
8 卫垒垒;;文学形象和图画形象的差别[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9 范小青;;惚恍、出神、惊颤——谈审美体验中的三种形态[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10 刘佳林;时间与现代自传的叙事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清华大学 尹鸿;图像时代的文学[N];文艺报;2001年
,本文编号:1463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6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