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短篇小说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 短篇小说 翻译适应选择论 案例分析 翻译难点 翻译建议 出处:《新疆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治桑德斯的新作、短篇小说集《十二月十日》(Tenth of December, Random House,2013)中的三篇短篇小说《父亲的挂杆》《奥·如斯顿》《行侠仗义,虽败犹荣》。本文选择该语料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意义首先在于推介优秀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再者,读者在欣赏文学著作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译者在翻译原文及撰写实践报告的同时将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将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实践的指导理论,遵循“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对选译的三篇小说翻译进行研究。报告记录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和译中表达及翻译质量控制三个阶段的操作与实施情况,并对翻译中碰到的标题翻译、词汇翻译、句子层面及文化缺损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同时依托翻译理论,对此次翻译实践中的个别案例和翻译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探索解决办法。文章还总结了翻译体会和思考,分析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翻译实践提出建议。
[Abstract]: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is from the new work of George Sanders, a famous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i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December 10th" (tenth of December). Three short stories in Random Householder, "Father's hanging", "O'Ruston", "chivalrou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this corpu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lies firs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excellent foreign literary works and in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exchange and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appreciating literary works, readers can stimulate imagination and enhance aesthetic ability. While translating the original text and writing practical reports, the translator combines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study with the specific practice. Taking Hu Gengshen's Theory of Translation adaptation Choice as the guiding theory of practice, he follows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elective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Choi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hree selected novels. The report record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including the op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of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and translation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It also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four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ranslation, including title translation, lexical translation, sentence level and cultural defect, while relying on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cases and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explores the solutions. It also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Some sugges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are also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宪臣;不安的灵魂在乡村躁动——读关恒武短篇小说集《阴阳先生》[J];文艺评论;1992年03期
2 梁新俊;丰富多彩的西部乐章——钱佩衡短篇小说集《雪线下》印象[J];小说评论;1994年03期
3 苏菁;;平凡中现光华,细微处见真章——浅析江剑鸣短篇小说集《一路风尘》[J];剑南文学(上半月);2014年03期
4 火会亮;;写作及写作之外——古原短篇小说集《白盖头》序[J];朔方;2010年02期
5 刘国龙;;安详中收获生命的光亮——古原短篇小说集《白盖头》阅读札记(评论)[J];朔方;2013年03期
6 默崎;田建恩;;改变与坚守——论康志刚的短篇小说集《香椿树》[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杨怡;;《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读后[J];读书;1979年06期
8 朱日复;;我省短篇创作的新收获——读短篇小说集《分秒值千金》[J];湘图通讯;1980年05期
9 汤书昆;介绍新发现的清代短篇小说集《两缘合记》[J];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03期
10 孔·斯特热莱维奇,李金涛;咄咄怪事[J];外国文学;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威周;陶振纲;张向民;;郭沫若选译《日本短篇小说集》的内容和意义[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2 马旷源;;美神的微笑——读苏策的两部小说集[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3 蹇先艾;;悼念丁玲同志[A];丁玲纪念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一谈;用马拉松的心态去短跑[N];文艺报;2012年
2 记者 陈熙涵;短篇小说集“拆开”卖[N];文汇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短篇小说集《狼藉》获吉勒奖[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海仑;戈迪默出版最新短篇小说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特派记者 路艳霞;90后作家迎来集体“破壳”[N];北京日报;2014年
6 赵庆庆(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比较文学系);加拿大的“恶之花”[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记者 章红雨;日恐怖小说作家乙一作品出中文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金莹;阿乙:即使泥潭,也比坦途要好[N];文学报;2012年
9 康慨;哈金赢得第三个小说大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吴义勤;艺术情怀与现实意识[N];文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农雪玲;晚明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人情”与“天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凯丽;美国短篇小说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4年
3 付黛佳;1950-1970年代农业合作化题材长篇小说的“日常叙事”[D];延安大学;2012年
4 黄利玲;海明威成功的基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63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6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