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再思考兼论作家的人文意识
本文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意识 核心内涵 作家使命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肇始于1993年而延及至今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存在着把人文精神庸俗化、道德化和极端个人化的三种偏向。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表现为人的个体的本我欲求与社会群体的文明规范之间的矛盾统一。文学作为传达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审美的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陶冶情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人们的人文意识。作家一定要有自觉的人文意识,要在对人文精神的总体性观照和理性把握的基础上,由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人们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承担和使命。
[Abstract]:The great discuss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which began in 1993 and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present exists the vulgariz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Three biases of moralization and extreme individualization.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unity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own desire and the civilized norms of the social group.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convey the humanistic spirit. One. In order to enrich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in an aesthetic way and cultivate people's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in the way of cultivating emotion, the writer must have a conscious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It is a writer's duty to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f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reflection and rational grasp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3
【正文快照】: 一、人文精神讨论的简要回顾2013年3月14日,上海的《文学报》联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发起“人文精神再讨论”征文活动,并于本年9月21日在上海大学举办“人文精神再讨论”学术研讨会,以纪念20年前发端于上海的那场大规模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深化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探讨。此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春亮;;浅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程刚;;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建构[J];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3 叶会昌;吴丽君;;论文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邵建;重建“人文”──人文杂志之一[J];文艺争鸣;1995年06期
5 唐晓丹;;科学主义思潮与近现代西方文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晓玲;吴新颖;;艺术审美与人文精神[J];求索;2008年05期
7 肖寒芝;;论楚艺术对人文精神的体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正红;《文学概论》教学改革刍议[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武和;;用文学作品促进心理健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刘雁;人文精神·作家·新状态[J];文学自由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元;;科学与神话——从人文精神与科技文明的冲突看文艺的本质[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云来;封正斌;;把人文精神溶化到文学写作中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雯丽;;浅谈人文精神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盖生;;负刃效应:新时期文学理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认定的偏失[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施大宁;陈旭;;文理结合 科艺交融——《物理与艺术》课程建设和实践总结[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光召;;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浩;;从“第三种批评”到第四种批评——关于“简单批评”的说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市作家协会 赵玫;文学呼唤人文精神[N];人民日报;2010年
2 张达飞(作者为大同大学美术系讲师);艺术创作要体现时代人文精神[N];山西政协报;2006年
3 谭佳 刘颖;站在21世纪人文精神的最前沿[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崔志远;发现精神的“眼睛”[N];文艺报;2006年
5 崔志远;文学应打起精神来[N];人民日报;2006年
6 宋生贵;倡导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综合理念[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郭庆祥;什么是让人感动的艺术[N];光明日报;2010年
8 夏小民;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孟彦文;意大利,被艺术“左右”的国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马龙潜 高迎刚;文学的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宇新;科技的进步与艺术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5年
2 何卉艳;论艺术语言的人文精神[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拓;赛伯空间的精神之旅[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涛;文学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延续[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吴锋;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志武;技术理性与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占晓娟;人类精神家园的追求[D];苏州大学;2004年
9 董国俊;20世纪初中西现代小说中的自我[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潘赐璇;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3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7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