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
本文关键词: 莫言 葛浩文 叙事学 《生死疲劳》 出处:《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于文学翻译研究而言,经典叙事学仍有着有力的解释力和应用、理论价值,而且,翻译的叙事研究也应是文学翻译研究的主体之一。本文以《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从经典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详细剖析,就目标文本中呈现的叙述声音、叙述视角、转叙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目标文本中主要出现了两种视角越界:显性越界和隐性越界;这两种视角越界中又都呈现省叙、伪叙;而无论省叙还是伪叙,都既可跟叙述视角,也可与叙述声音相关。
[Abstract]:For the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classical narratology still has a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and application, theoretical value, and. The narrative study of translation should also be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fe and death fatigue" as a case study, and analyzes it in detai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rration voice, narrative angle and restatement in the target tex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visual angle in the target text: explicit overstepping and recessive overstepping; These two kinds of angles of view cross the border and both present provincial narration and false narration; Both provincial and false narration can be related to narrative perspective as well as narrative sound.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0引言在文学界,知名度与受欢迎程度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未必吻合。知名度高、获奖多的作品未必为读者喜闻乐见,因为前者由文学批评家等专业人士所评,看重的是作品体现出的思想、文学性和功能性、美学价值,包括语言、叙述、文体等元素,而后者通常则更看重趣味和消遣性。不仅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静;;不驯的疆土——论莫言[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2 周立民;;叙述就是一切——谈莫言长篇小说中的叙述策略[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小敏;穿越故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宇;莫言小说的神幻叙事与生命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业根;莫言小说狂欢化叙事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徐福伟;另类世界的探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学玲;世纪之交乡土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麦霞;论莫言小说的自由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立群;多维文化视野下的“土改”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晓科;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北京大学;2008年
9 王保中;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伟;;论莫言与福克纳的死亡主题小说[J];名作欣赏;2007年10期
2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恶人形象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动因探析[J];理论界;2007年05期
4 温伟;;“恶”的狂欢——莫言与福克纳审恶小说探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许静;;莫言与亨利·菲尔丁在人物塑造上的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4期
6 温伟;;故乡世界的守望——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温伟;;怨乡·怀乡·超越——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原乡小说[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4期
8 温伟;朱宾忠;;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04期
9 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高君;;莫言与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丽;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张艺谋的对话[N];检察日报;2002年
3 本报特稿 新华社记者 于新超;莫言提出:关注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N];辽宁日报;2001年
4 ;文学要寻求光明[N];文学报;2002年
5 ;记者手记:吃着年糕说文学[N];检察日报;2002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7 采写 本报记者 黄玮;放大历史和文化的眼光[N];解放日报;2010年
8 立业;文学艺术跟风欲何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译;我如何领悟中国的近、现代文学[N];北京日报;2000年
10 张奎志;过度诠释:文学批评中的误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莉欣;莫言和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生命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2 姜伟婧;精神的还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洪琳;蒙古狼在异域的适应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王莹);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朱滕滕;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狼图腾》的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包光霞;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看葛浩文英译本《狼图腾》[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朱寅竹;孟姜女的重构:苏童《碧奴》[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李颜霞;《生死疲劳》英译本文学文体学翻译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侯启凤;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卞巧;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葛浩文英译《狼图腾》[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0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8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