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身份: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焦虑及其精神境界

发布时间:2018-02-07 16:08

  本文关键词: 艺术身份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行业 艺术精神 出处:《民族艺术》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身份的由来充满"焦虑",弥漫在艺术领域和艺术家身上。艺术身份的出现是与艺术全球化、艺术国际资本、艺术现代性、艺术学术语境密不可分的,也是艺术行业急剧扩张的结果。艺术身份具体表现为本体、美学、文化三大方面,其中本体身份是艺术身份的根本,决定着艺术的内外秩序;美学身份是艺术身份的核心,是艺术的内在尺度;文化身份是艺术身份的当代语境,指示着艺术的多元性特征。艺术身份的最终实现是"诗言志"的精神创造力,它从根本上缓解着身份焦虑并提升着艺术的精神境界。
[Abstract]:The origin of identity is full of "anxiety", which pervades the field of art and artists. The emergence of artistic ident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art,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of art, the modernity of art, and the academic context of art.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art industry. The artistic identity is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ontology, aesthetics and culture, in which Noumenon identity is the root of art identity, which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order of art, and aesthetic identity is the core of art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artistic identity, indicating the plur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artistic identity is the spiritual creativity of "poetic expression". It fundamentally alleviates identity anxiety and elevates the spiritual realm of ar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树;魏长生系秦腔表演艺术家辩[J];当代戏剧;1985年07期

2 时胜勋;;从“西方化”到“再中国化”——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3 尹吉男;;重新确认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份[J];大艺术;2010年01期

4 杨荣;;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J];当代文坛;2012年02期

5 钟友循;《拂拭岁月》:政治抒情诗的第三代──兼及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的“理趣”[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6 柯蒂斯·卡特;余敏;;论艺术作品的文化身份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王岳川;;“妖魔化中国”与当代艺术身份危机[J];美术观察;2008年04期

8 彭肜;;超越东方身份与中国意识——罗中立九十年代油画的“东方精神”[J];美术学报;2007年01期

9 罗一平;艺术家的文化身份[J];美术观察;2003年04期

10 郅敏;玩偶·智者·艺术家[J];美术观察;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应霞;;简谈个人化写作中的女性创作[J];长城;2012年06期

2 刘钊;90年代文学特征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中宇;部分新诗的失误及其原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赵阿茹娜;;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探讨[J];成功(教育);2011年12期

5 温潘亚;个人化的欲望书写与空间化叙事[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6 李曙豪;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新变[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7 董小玉;论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孙银娣;;本杰明·杰弗里亚诗歌中的政治表达[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7期

9 赵学琳;;西方国家培育比照集团行为的方式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5期

10 陈璐;;论“个人化写作”叙事立场及其审美风格[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翔宇;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细珍;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1978-2012)[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强向丽;论新时期政治抒情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卉;当代艺术“中国方式”意义的主题展览学术梳理(2000-201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光亚;沉默的告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朴;罗中立油画艺术略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仁娟;新世纪文学的思想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晶;从摄影特性分析“看照片”的视觉心理[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谢东华;颠覆与坚守[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晴;论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本土情结[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现婧;新生代电影的文化流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建军;90年代乡土诗简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宰雨;;韩国文学全球化与中国化的现状与展望——韩国文学翻译院尹志宽院长访谈录[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2 杭春晓;;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亚洲观察员乔纳森·纳帕克访谈录[J];东方艺术;2006年17期

3 刘道广;;艺术学:莫后退——论艺术学研究的学科构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红媛;偏差的定位 ——质疑“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展”[J];美术观察;2005年09期

5 查常平;;当代艺术的边缘化[J];美术观察;2005年10期

6 管郁达;;中国当代艺术与“后冷战时代”的国家形象塑造[J];美术观察;2006年05期

7 时胜勋;;艺术精神与文化自立[J];文艺评论;2007年01期

8 代迅;;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90年代中国文论的民族主义话语[J];文艺评论;2007年03期

9 王评章;剧种化:小剧种的保护和生存策略——芗剧发展变化的个案研究[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10 河清;“当代艺术”的“同质多样性”[J];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贤;;话语转向与价值重构——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J];美术观察;2010年10期

2 李峰;;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3 陈荣义;;转身看见美丽——盘点2006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4 张哲;苏海平;;当代艺术收藏 昂贵的热情[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3期

5 潘欣信;;潮流至上 中国当代艺术何以春风得意[J];大美术;2007年05期

6 王葳;;亚洲当代艺术新视点——写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后[J];东方艺术;2007年19期

7 周文翰;Lois Greenfield;;当“新潮”成为“经典”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2期

8 ;“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拉开序幕[J];艺术与投资;2008年08期

9 周功华;;走出文化表征 走向文化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质疑[J];东方艺术;2008年20期

10 ;“价格涨了两千倍”中国当代艺术品缘何被炒如此之高?[J];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元迈;;再谈文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8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邱正伦;;新人本主义,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的主流趋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5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8年

7 Mont Sant Micheal;中国当代艺术奖:老瓶装新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夏彦国;印尼华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热情不减[N];北京商报;2009年

9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万春;“共同渡过·中国当代艺术界赈灾义拍”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7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卢征远;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婧;重塑文化立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10 魏津;中国当代艺术中情色问题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4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94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