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面到断面——关于“断面理论”的思考
本文选题:断面理论 切入点:元素论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文论属于"断面文论",这一点,有学者曾注意过,也进行过相应的思考,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这一情况做一详细分析,以期对西方即中国现代文论发展有一个更加准确,全面的认识。同时本文对所思考之理论充满由衷之敬意,无任何偏见与感情色彩,望不要引起误解。
[Abstract]:Western literary theory belongs to "cross-section literary theory". Some schola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but the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situ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 that is, China, this paper is full of sincere respect for the theory under consideration, without any prejudice and emotion, and hopes that it will not cause mis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田华;;胡风关于作家与生活“对话”的理论意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马夫轲;;信息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新阶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5 赖永兵;;“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成为论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牛国静;;从接受美学看萧红作品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许琼琦;;胡风启蒙主义立场的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董伟;;胡风与周扬的文艺典型观之比较[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井泉;;纠偏与制衡: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自觉追求[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田刚;;“两个口号”论争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庄桂成;;胡风与苏联模式文学批评[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继凯;;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3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洁;命运之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慧慧;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沈健;胡风文艺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6 侯麟耀;“比较还原法”引入中学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金花;启蒙与革命的合力之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德亮;苦难中的生命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10 刘晓东;论新媒介传播对传统书法审美观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文忠;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些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3期
2 袁志成;将禅宗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经营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崔晓明;试论安康市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4 王磊;关于净化和规范社会用字的思考——从牌匾、橱窗用字谈起[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5 吴仲华;文科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6 陈秋风;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模式及其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陈强;关于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赖芸芳;从理解到理性的链接——论赵丽宏散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吕秀峰;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周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其朝;;学习《节约能源法》的思考[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辛允旺;;关于建立劳务分包市场的思考[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吴志超;;构建学习型组织 提高企业竞争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戴美湘;;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盘王生;;实施郴州农业产业化“二次创业”工程的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6 唐治云;朱建军;;羊牯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启示和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7 黎勇;;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春成;;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徐德平;;地方高师院校跨省对等招生的实践与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10 蔡镇章;;矿井探放水工程实践与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程;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思考[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2 庞小娟;让思考延伸[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于君;有机农业引发的思考[N];农民日报;2001年
4 慧聪商务网 供稿;关于B to B的思考[N];通信产业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孙惠琴;安启元的三个思考[N];中国贸易报;2001年
6 范恒山;温州立起后的思考[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陈守雷;我们需要哲学的思考[N];解放军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吴珊红;关于“绿色”的思考[N];国际商报;2000年
9 ;引发出的思考[N];农民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海燕;面对“入世”的思考(上)[N];中国贸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胜;构建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2 徐德胜;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思考[D];厦门大学;2006年
3 陈德玉;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勇;对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5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自沛;北京区域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谭淑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视野中当代民族文化报道的思考[D];广西大学;2007年
8 张纪德;关于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薇;我国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杨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6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