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艺术 切入点:艺术概念 出处:《美术》2013年07期
【摘要】:正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本质,进一步理清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有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有利于深入开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史论研究,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5月19日在北京举办了"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本质、基本特征、价值倾向、发展经验、历史机遇、历史使命、现实境遇、语言特征、未来趋势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等主题进行研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o further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law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prosperit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t is beneficial to carry ou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the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On May 19, 2013,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held "time and Mission: China's Contemporary Art Development Seminar" in Beijing. The conference revolved around the spiritual nature, basic characteristics, value propensity,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historical missions, realistic circumstances,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future trend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56)——“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制造的西方艺术(《艺术的阴谋》第八章)[J];美术;2006年01期
2 李峰;;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3 陈荣义;;转身看见美丽——盘点2006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4 夏季风;;一本吃着碗里盯住锅里的杂志 明年开始《艺术与投资》一刊分两册[J];艺术与投资;2006年12期
5 张哲;苏海平;;当代艺术收藏 昂贵的热情[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3期
6 潘欣信;;潮流至上 中国当代艺术何以春风得意[J];大美术;2007年05期
7 王葳;;亚洲当代艺术新视点——写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后[J];东方艺术;2007年19期
8 周文翰;Lois Greenfield;;当“新潮”成为“经典”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2期
9 乐妍;;管艺 着迷当代艺术[J];华人世界;2008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中国·面向现实——“面向现实:中国当代艺术选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J];美术之友;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潘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面孔”及我的版画创作[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7 林绿竹;;试析“中国式英语”的语言特征与文化背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严魁;;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文熙;;医疗美容咨询中的语言特征[A];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武姜生;;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篇特征的多维度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陈言言;中国当代艺术海外新版图[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见习记者 李艳锋;中国当代艺术品走红国际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赵力;中国当代艺术品进入高价时代[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8 冯翰墨;淘金还是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周岚;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4 冯令刚;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邱正伦;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8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何宇宏;曹禺戏剧文体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陈佳;探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现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歆;80后艺术家作品中的卡通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7 丁玲;“扬州八怪”之怪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庸[D];西南大学;2006年
8 陈君;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施乐群;中国当代油画30年的语境迁移[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662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6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