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发布时间:2018-04-14 13:04

  本文选题:比较文学研究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参考:《读书》2012年02期


【摘要】:正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当代中国学术界展开比较文学的研究最早的大学之一,王佐良先生的《论契合》至今仍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为继承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所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组织出版了本套丛书,迄今共出版六种:
[Abstract]: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univers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to stud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r. Wang Zuoliang's "on f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In order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f the overseas Si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s organized and published this series of books. To date, six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分类号】:I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汴红,蔡满园;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曹顺庆,杜吉刚;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J];求索;2003年05期

3 曾照华;;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跨越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邵毅平;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1期

5 莫光华;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6 胡鹏林;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可能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跃军;;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观念的演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任柳;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9 孟华;比较文学研究需要外语院系的介入[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2期

10 姚继中;;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国际背景、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庞希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当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王琢;;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4 程麻;;从贵阳年会到东京年会——1990与1991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览[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5 张旭春;;互动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6 胡经之;;“送去”“拿来”两相融[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7 黄幼岚;;对曹禺、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东方丛刊》2003年总目[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超;跨学科成比较文学研究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孟昭毅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重返文学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高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三关系: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开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张疆;比较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代表[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突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高青;新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姜小玲;“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出版[N];解放日报;2011年

8 周玉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在上海出版[N];文艺报;2011年

9 ;苏州大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重镇[N];光明日报;200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叶舒宪;季羡林的比较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2 尹锡南;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月宁;论翻译文本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有效性[D];中山大学;2010年

2 沈婷婷;《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朴春女;中—法小说中青年野心家形象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9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49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