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批评视野中的图文之辨
本文选题:文学艺术 + 图像艺术 ; 参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摘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类对图像艺术的接受向着平面快感化和理智化两个相互关联的极端发展,而过于注重图像内涵阐释的当代艺术批评,忽略了文学艺术与图像艺术的同质属性,过于关注因载体不同导致的异质性差异。当代艺术批评重新回到对艺术感性存在的重视,才有利于当代诗性艺术精神的弘扬。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picture reading, the acceptance of image art by human beings develops towards the two interrelated extremes of plane pleasure and rationality, and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mage connotation. It ignores the homogeneity of literature and image art and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heterogeneity caused by different carriers. The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oetic art spirit only by returning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erceptual existence of ar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山东艺术学院;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柒否;;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J];雕塑;2011年02期
2 刘连群;双重角色的两面感受[J];上海艺术家;1995年05期
3 杨小彦;话语喧哗与失语焦虑——艺术批评中的学理背景与学术规范[J];美术研究;1997年01期
4 尹丹;孙振华;;批评仅仅是一种表达——对艺术批评家孙振华的采访[J];山花;2006年04期
5 蓝凡;;艺术的批评与批评的艺术[J];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00期
6 沙鑫;;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视野[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7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当代艺术与批评”有奖征文[J];世界美术;2008年02期
8 ;中国艺术批评网与《新视觉》、《山花》杂志联合强势推出“无限危机:世界艺术家最后的视觉盛宴”作品联展[J];山花;2009年06期
9 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J];文艺研究;1987年03期
10 ;艺术批评必须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点[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涛;;艺术批评的尺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盛葳;;反抗的终结与阐释的焦虑:中国抽象艺术中的前卫性及其当代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马龙潜;;对毛泽东文艺本质理论的现时代阐释[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9 柯玲;;论“和谐”之于文艺的特殊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郭德强;;论毛泽东文艺基本观念的确立与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斯拜格勒 伤郢;艺术批评还有市场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艺术中国网站总监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李心沫;艺术批评需要新秩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王秀雄;打开艺术批评的视野[N];文艺报;2010年
5 卢缓;艺术批评:边界和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卢缓;有没有一种“80后”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楚勉;面对艺术市场,艺术批评请大胆发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马学东;面对市场,艺术批评如何发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赵力;艺术批评与面向市场的操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雨木;市场呼唤正直的艺术批评家和鉴定家[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3 常如瑜;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D];浙江大学;2007年
5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朱玲玲;“自我之狱”与“外边”[D];复旦大学;2012年
7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8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海鸥;批评家的作为:罗杰·弗莱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
本文编号:1790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9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