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批评与“想象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05-06 09:43

  本文选题:当代文学批评 + 陈晓明 ; 参考:《小说评论》2015年04期


【摘要】:正一、当代文学批评现状陈晓明在长文《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中列举了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五大问题。陈晓明长期活跃在批评一线,不断有直面当代文学创作的批评文字面世,由这样一位批评家总结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总结的五个方面包括a:第一,道德化的立场依然盛行。根据一定道德立场采用某种道德话语来评判文学作品,在今日之批评实践中还有相当市场,也是当今最受诟病的一种批评模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学经
[Abstract]: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Chen Xiaoming lists fiv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angwe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hen Xiaoming has been active in the line of criticism for a long time, and has been faced with the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eation. It should be representative for such a critic to sum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He summarized five aspects including a: first, the moral stance is still prevalent. According to a certain moral stand to judge literary works with a certain moral discourse, there is still quite a market in the practice of criticism toda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riticized criticism modes. Ironically, the literary classic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晓明;;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2期

2 莫先武;;从“判断批评”走向“想象批评”——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反思[J];理论导刊;2011年10期

3 陶东风;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J];文史哲;2006年01期

5 谢有顺;;如何批评,怎样说话?——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出路[J];文艺研究;2009年08期

6 李咏吟;;审美解放与人的解放:马克思的立场[J];文艺评论;2012年11期

7 赖大仁;;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J];中州学刊;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郭娅妮;;抽象的抒情——论三十年代沈从文的“作家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徐岱;;批评的规范:专家·作家·行家[J];创作评谭;2004年04期

4 唐冬琳;;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建构的思考[J];创作评谭;2005年12期

5 向宝云;论注意力批评[J];当代文坛;2003年04期

6 王玉春;;“介入当下”的突围与坚守——试论传媒时代“学院批评”的困境与发展[J];当代文坛;2010年04期

7 张琦;戴维·洛奇的美国梦——兼论后现代小说通俗性的界线[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8 谢有顺;;对话比独白更重要[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9 陈晓明;;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2期

10 何言宏;;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洪治纲;;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8.6)[C];2008年

2 祝帅;;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三个问题[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李正学;;毛宗岗的批评素养[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国文论的道与艺[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3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4 张文曦;试论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7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D];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批评之美:《咀华集 咀华二集》的批评文体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建华;中国国内家具展会评奖活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冯陶;1917-1927:文学批评的革命[D];西南大学;2011年

4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英文;微博客创作的审美解读[D];中南大学;2011年

7 门孝伟;大众文学审美价值传播的问题及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玉迪;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范式“作家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叶明思;论李健吾的诗化批评[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10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年16期

2 徐岱;;批评:让作品存在——关于艺术诠释学的考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咏吟;;公民教育、文学艺术与公民心灵的自由信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傅修延;黄颇;;略论文学批评中的想象模型思维[J];绥化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5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J];诗刊;1980年08期

6 李敬泽;;伊甸园与垃圾[J];文艺争鸣;2008年01期

7 谢有顺;;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其可能性——代主持人语[J];文艺争鸣;2009年02期

8 孟繁华;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01期

9 李静;;当此时代,,批评何为?[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首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2 韩伟;;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J];文学评论;2009年05期

3 刘复生;;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J];南方文坛;2011年01期

4 王连仲;一本具有开拓意识的新著——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概观》[J];东岳论丛;1996年03期

5 巴军;;关于我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产生基础与影响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当代文学批评的贫困化[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2期

7 江焕明;;转变和建构:当代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J];参花(上);2014年03期

8 朱中原;当代文学批评的五大症候[J];北京文学;2005年10期

9 朱立;;迷乱的文坛与喧嚣的话语批评——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困惑与反思[J];文教资料;2012年09期

10 ;当代文学批评研讨会在昆明举行[J];滇池;199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福民;;批评的倦怠与知识的困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2 林建法;;建立文学批评的秩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3 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熊元义;;珍惜作家精神劳动的成果——文艺评论家陈美兰教授访谈[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5 朱安玉;;论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负责人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赖大仁;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N];光明日报;2012年

2 熊元义;历史的碎片化与理论感的丧失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局限所在[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王美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病得不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李遇春;寻找当代文学批评的视界[N];文艺报;2013年

5 颜敏;当代文学批评的症候分析[N];文艺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郑逸文;学界争论:当代文学批评新路向[N];文汇报;2003年

7 周保欣;当代文学批评的五大病毒[N];文艺报;2004年

8 施战军;当代文学批评:离学院越近,离文学越远[N];北京日报;2008年

9 刘中树 张学昕;拓展“学院批评”的空间[N];光明日报;2009年

10 黄薇;学院批评需要活力[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文丽;隐含作者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2 李瑞玲;韩寒现象与当代文学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少青;基督教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昱娟;制造声音[D];西北大学;2007年

5 伍依兰;解构批评在中国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51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51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