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伊格尔顿理论的重建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15 17:03

  本文选题:理论重建 + 文化政治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前四章关注文化理论所取得的成就与过失,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后四章对真理、道德、德性、客观性、非存在、邪恶、革命、基础等基础性概念进行重新解读,是其理论重建的关键之处。他的这种建构方案可以看做是既继承了英国新左派的传统,又吸取了英国左翼思潮的各种经验教训并调和各种左翼思想,针对资本主义世界新的发展境况而得出的试探性结论。
[Abstract]: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Eagleton's "Theory after" focus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mistakes of cultural theory,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theory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theory and Marxism. The second four chapters reinterpret the basic concepts of truth, morality, virtue, objectivity, non-existence, evil, revolution, foundation, etc. His construction scheme can be regarded as a tentative conclusion which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the British New left, but also draws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left-wing thoughts and reconciles the various left-wing thoughts, aiming at the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忠;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董学文,盖生;文学原理的书写及学科未来构想[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贵志浩;论现代散文的文体自觉[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刘国清;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生态思想建构——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董希文;文本理论与文艺学关系初探[J];东方论坛;2005年03期

6 韩克永;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及对文学理论的观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黄念然;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叙述问题——以几部批评史著作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练暑生;;话语分析和底层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冯建;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教育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陈灵海;死刑存废问题:民主还是哲学[J];法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5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浩;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莉;网络文学大众性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建香;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1年

4 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厉梅;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转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卢永欣;穿透意识形态幻象[D];湘潭大学;2004年

7 赵阳;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长中;回归文学本位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傅美蓉;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解构传统[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静;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艮;;症候之美:文学研究的政治无意识视阈[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苏文健;;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身体批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凯波;;在历史反思中开拓、整合与求索理论创新之路——“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姚文放;;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J];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5 王晓路;文化政治与文化批评——斯皮瓦克文学观的解读[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6 范永康;;超越后现代文化政治——伊格尔顿“政治批评”的后期走向及其启示[J];东方丛刊;2010年02期

7 范永康;;当代西方的文学政治学[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李鸿雁;;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文艺理论理性反思与未来建设——“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9 姚文放;现代性:文学理论重建的基石——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读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段吉方;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程光炜 贺桂梅 陈晓明 张器友 董学文 唐先田;文学地形图[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李敬泽;文学为什么缺乏力量[N];人民日报;2010年

3 徐妍;文学评论并非模式化的知识生产[N];文艺报;2011年

4 王凯波;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新关键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敏;翻译或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品丽;文化政治视域中的文学虚构[D];温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3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93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