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
本文选题:主题学 + 母题 ; 参考:《学术交流》2013年01期
【摘要】:主题学源自题材史和民俗故事研究,包括观念意识母题、人物母题、意象话语等,诸多范畴交叉互动纠结一起。主题学划入平行研究,有利于国别主题史、题材史研究,有利于阐发时少受实证的限制。主题学研究必定要牵涉主题的渊源、牵涉到其所引领或赖以支撑的母题意象,对外来母题意象的借用、重铸,属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构成。从主题学研究史来看,不宜把主题学研究局限在平行研究之内。
[Abstract]:Subject science originates from the study of subject history and folklore stories, including conceptual consciousness motif, character motif, image discourse, and so on. Subject science is divided into parallel research,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tudy of country theme history and subject history, and is less restricted by empirical analysis. The study of subject science must involve the origin of the subject, the motif image which it leads or depends on, and the borrowing and remolding of the foreign motif image,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bject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matic studies,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limit subject studies to parallel studies.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立;;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价值定位[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莫砺锋;论晚唐的咏史组诗[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3 陈鹏翔;主题学研究回笼:——序王立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和《中国古典文学九大意象》[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铁晓娜;披着虎皮化虎复仇——《聊斋志异·向杲》浅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周方珠;论翻译与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周霄;;一本新意泛起的比较文学教材——试评《比较文学学科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昕;;欧美成长小说之比较——以《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莎日娜;;明清之际通俗小说中的“时政评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成虎,钱志富;“隐我”与“显我”——王维与华滋华斯山水诗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比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魏小川;葛伟;;从追求自由的困境突围——浅谈《奥吉·马奇历险记》的追寻自由主题的独特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吴振兰;;浅谈文学翻译中形象思维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朴丽娇;;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江南地域文化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韩梅;王洪;;语言的纵向预设与召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范铸;;钱锺书中西文化交流思想论略[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2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培锋;;诗与修道——论佛教对中唐以后中国诗观念的一种深刻影响[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彭应,
本文编号:190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0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