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

发布时间:2018-05-19 23:42

  本文选题:公共艺术教育 + 培养模式优化 ; 参考:《大舞台》2012年07期


【摘要】: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艺术教育中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公共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刻不容缓。公共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优化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Abstract]: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rt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rt education, to perfect th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mode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mode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141)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JKGHAG-0361)
【分类号】:J0-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7期

2 杨俊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3 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9期

4 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5 庞海芍;;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楠;;浅析宗教想象与艺术想象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宋佳;;长山群岛近代海洋口头文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3 张沛;;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苏丹娜;李文轶;;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司红玉;;健身气功的现象学美学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徐振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美学意蕴[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02期

7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王林艳;吴tD;;从认知规律学习理论看英语中的美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元;;试论高校街舞课程的“律动”要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斯钦必力格;;谈基于信息技术的美术课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7 刘君;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机制论[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峻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攀;生存系统的社会性设计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刘琳;高中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杨琳;化妆品广告的视觉形象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文文;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邢涛;消费时代下中国当代油画价值取向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银;;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形式——艺术设计通识教育[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巍;钟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涂莹亮;;对理工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3期

4 蔡玮玮;;关于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7年20期

5 李海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阴山学刊;2008年06期

6 孔繁燕;;谈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几点认识[J];艺术教育;2009年06期

7 李妍;;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9期

8 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增;;公共艺术教育概述[J];美术大观;2009年01期

10 尹丽丽;;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2 白流平;;规范教师形象对实行素质教育的意义[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田小燕;;病理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谭红文;张海燕;符宝敏;;目标教学法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郭永江;;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效能[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李培军;;改革教学方法 抓好素质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7 褚缨;;浅谈县级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范启泉;;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师素质教育[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9 韩柏春;李伟达;何东;;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薛玉明;;论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明富;素质教育,,从我做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筱妮;素质教育不再是口号[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3 刘门友;考试与素质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0年

4 邬焕庆 张景勇 周立民;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哪里?[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张晓晶;山东高考改革将与素质教育同步[N];莱芜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孙亚斐邋肖洁 孔德胜 张建平;高考重压之下难容素质教育[N];兰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谢宏;素质教育向“机器人时代”看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张海峰;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N];焦作日报;2010年

9 欣华;大学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杨武平;呼唤素质教育的春天[N];太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过广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个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福胜;数学教育哲学视野下的GX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承军;孔子的因材施教与语文素质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特木尔巴根;论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素质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潇;中学化学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甘敏;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霓;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路遥;美术教育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探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振云;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董中霞;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9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秦婧;素质教育下数学思维训练的理论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2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12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