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艺术创作与自由表达
本文选题:艺术创作 + 自由表达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黑格尔说:“理想的艺术就是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形式。”艺术是整个人类文明存在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生命对世界的体验和认识的整体表现,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类借以超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向内观照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独特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创作不管是对于我们个体的每一个人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体,都是极其重要的行为表现。自由无论是在我们人类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行为中,都是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之一,它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最基本需要之一。 本文将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作者的思想,第一方面主要从艺术创作与艺术家即人本身的关系入手,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的各种行为与艺术的关系;第二方面主要谈自由与艺术家的关系,包括在不同时期不同种族间的自由精神对艺术家的影响,还包括从其他学科分析艺术家与自由的关系;第三方面从不同的材料选择上看在不同艺术方向中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自由表达;第四方面结合自身经验阐述有关艺术创作的几个问题,并分析它们对自由表达的影响。
[Abstract]:"the ideal art," Hegel said, "is to make external phenomena consistent with the mind and becom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mind." Art is the result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whole express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by individual life, and it can also be said that we human beings transcen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orlds. A unique form of introspection of the self's state of life. In this sense, artistic crea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behavior for each of our individuals and for the whole of human society. Freedom, whether in our human life or in artistic cre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codes of conduct, which reflects one of the most basic needs of human heart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four aspects of the author's thoughts. On the one hand, it mainly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 artist, that is, the person himself,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act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rt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artist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rit of freedom among different rac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n artis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s and freedom from other disciplines. The third aspect looks at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free expression of artists in different artistic directions from different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he fourth part expounds several problems about artistic creation and analyzes their influence on free expression by combining their own experienc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科,段华洽,王辉;安徽人才战略与人文环境建设[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吴晓明;;《精神现象学》的劳动主题与马克思的哲学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文臣;;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现代性批判[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6 沈湘平;;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孙玉锁;;黑格尔哲学的努力与崩解及其意义[J];沧桑;2007年06期
8 江渝;;全球化与中国化张力中的革命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9 孙乐强;;方法论的决裂:德拉·沃尔佩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定位及其困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白丽丽;;挑战与回应——评《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J];研究生法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张红岭;;《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明艳;;马克思问题意识与个人真正自由追寻场域的转变——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森林;;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文明论意义上的思考[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鑫焱;知识/力量的反讽[D];浙江大学;2010年
5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吕绍勋;查尔斯·泰勒与世俗化理论[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8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姜海波;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平;论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建构及价值评定[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亚娟;论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理论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凤娟;当代中国女性美术中的生存焦虑[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蓉;论1990年后中国女性艺术的特质[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6 宋晓艳;从超感性领域的建构到人的原初感性的复归[D];辽宁大学;2011年
7 柯贵福;诸神相争时代的国家认同[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晓霞;R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正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荣翠;论政府的教育责任[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赵立庆;内向性主体的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0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