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安忆英译作品的出版与传播
本文选题:王安忆 + 英译 ; 参考:《中国出版》2013年06期
【摘要】:王安忆作品英译数量众多,在西方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通过对其英译作品出版情况进行梳理并对译作副文本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出版界与评论界主要关注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社会历史意义以及其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对作品文学价值的重视近年来尤为突出。
[Abstract]:The large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Wang Anyi's works has produced great repercussions in western literary circles. By combing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his translated works and studying the sub-text of his translated works, we can see that the western publishing and critical circles mai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literary value,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feminist thought of his works. In recent years, the emphasis on the literary value of work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46;H315.9;G2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伟伟;;从传统文化看中西女性文学之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2 陈晓兰;女性主义语言研究与文本分析[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3 邓传霞;爱情的解构与重建──两个“庐山恋”文本的比较[J];语文学刊;1999年02期
4 汪榕培;;英译三谢诗(5) 登江中孤屿[J];英语知识;2000年05期
5 何继红;《红楼梦》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胡赛珠;;古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静夜思》六种英译文的意境传达[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7 董晖;;林语堂与中诗英译[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 郝田虎;;论丁韪良的英译中文诗歌[J];国外文学;2007年01期
9 周维;刘萍;周正华;;浅谈《红楼梦》中双关语的英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巴微;;多重的身份 自由的视角——斯皮瓦克理论综述[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英;;华译《史记》可读性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6 郑国铨;;论文学的价值观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7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保红;;比较与翻译——以罗伯特 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三首汉诗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凤来;;《围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陆贵山;;文学·审美·意识形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沙洲;消费时代,文学价值几何?[N];经理日报;2006年
2 朱刚;男孩的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的“麻烦”[N];文艺报;2007年
3 王芳;女性主义,走不出男权?[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李一信;美在其真[N];文艺报;2007年
5 耿强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对外译介重在有效接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陈继会;“价值生活”与文学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童庆炳;第一位的文学价值[N];文艺报;2003年
8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罗崇敏;关于文学价值的一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9 乐黛云;《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中西文论互动的新视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岩;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D];北京大学;2008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从许渊冲翻译美学视角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红蕾;寒山热与英译寒山诗的解构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1年
3 梁春凤;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与中国女性翻译的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4 邓琳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张文奕;《弗洛斯河上的磨房》和《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妇女问题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项红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标准问题[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姜淼;中韩90年代女性作家创作意识比较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李娜;古汉诗英译的跨文化视角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郑卫;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看“三美”的再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瑞清;[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32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