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后现代文学中的媒介与“再现”和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16 21:26

  本文选题:后现代文学 + 媒介 ; 参考:《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摘要】:后现代媒介是一个显在的颠覆者和建设者,它在解构传统的文学法则与文学秩序的同时,也必然会建构当代的文学法则与文学秩序。媒介作为载体,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相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在感知视觉化的媒介社会里,语言为图像所替代,虚拟现实为图像真实所替代,在后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语言以外的媒介与"再现"和建构,例如插图、音乐、电子化超文本等新的诗意的表达途径。
[Abstract]:The postmodern media is an obvious subverer and builder. While d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rules and literary order, it will inevitably construc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rules and literary order. As a carrier, the media determines the basic materialized form of literary existence, the text form and the literary concepts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it. In the vision oriented media society, language is replaced by images and virtual reality is replaced by image reality. In postmodern novels, there are new ways of poetic expression such as illustrations, music and electronic hypertext, such as media and "re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ther than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学者计划”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兴娟;谈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王一川;;京味文学的含义、要素和特征[J];当代文坛;2006年02期

3 陶少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闫学杉;;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信息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彭维锋;狂欢书写与修辞隐喻——以张炜《九月寓言》为个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龚婷;;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现代启示——论当代大众文艺传媒及大众化[J];南方论刊;2007年01期

7 张法;;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回望与补遗[J];文艺研究;2006年09期

8 周志强;作为文人镜像的现代韵白——汪曾祺小说汉语形象分析[J];文艺争鸣;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雁;中国博客文化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刘志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琛;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齐欣;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珞翰;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蕾蕾;冲撞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宗培玉;站在地狱的屋顶上凝望花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蓓蓓;“读图时代”呼唤文学[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金龙;中国文艺学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及百年来的演变概况[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6 魏晓旭;理想赏罚与道德歧义[D];兰州大学;2006年

7 炎萍;异质性[D];河南大学;2006年

8 尹宝茹;解放区文艺传播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贺春禄;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黄刚;冯伟林文化散文的传播学解读[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泓;;视觉的迷思——以视觉文化的视角审视现代文明[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元义;第二届媒介文化与网络文学高层论坛举行[N];文艺报;2008年

2 陈慧 河北省政协前副主席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不能一概而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封秋昌;文学与人类同在[N];河北日报;2004年

4 封秋昌;文学与人类同在[N];文艺报;2004年

5 朱水涌;超越前现代与现代的紧张[N];文艺报;2003年

6 黄力之;重复式发展还是创造式发展[N];文艺报;2001年

7 于文秀;图像的霸权与文学的危机[N];文艺报;2001年

8 金元浦;文化批评 回应变革时代的召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欧阳友权邋陈定家;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文学转型[N];浙江日报;2008年

10 谭旭东;重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涛;文学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延续[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庞晓宇;文学媒介与当下受众审美转变[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3 闻娱;试论现代媒介艺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U,

本文编号:2028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28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