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8-07-24 10:08
【摘要】: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导演,表演,音乐和美术设计等,多视角地反应社会文化生活。但是,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国内外对戏剧翻译的研究远远少于对诗歌和小说翻译的研究。作者希望通过该论文的写作能够对这块受到冷落的翻译领域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戏剧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对戏剧翻译的研究,强调译者在戏剧翻译过程当中的作用,然后,还讨论了在“文化转向”前后译者地位的变化。具体地分析了译者在译文的选择、翻译策略的应用、对原文的释义和操纵上拥有的余地和空间。因此,,在戏剧翻译的评论当中很有必要考虑译者的因素。 戏剧翻译很少被从译者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这一新的角度会对将来戏剧翻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Abstract]:Drama is a comprehensive ar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iterature, drama reflects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with various artistic means, such as director, performance, music and art design. However, in terms of breadth and depth, the study of drama 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far less than that on poetry and novel transla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his own efforts in this neglected field of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writing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rama development and studies on drama 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emphasizes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 in the process of drama transla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translator's 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he target text,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scope and space for interpret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ranslator's factors in the commentary of drama translation. Drama translation is rarely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or itself. It is hoped that this new perspective will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translation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046;H0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许渊冲译者主体性在李清照词英译中的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尹世萍;;新闻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4 郑航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受制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5 胡爱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译者的主体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6 文希;;欧阳修《醉翁亭记》英译对比批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常松;;散文英译汉中的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任蓓蓓;刘红见;;试论译者主体性所受之限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9 汪莉;全哲君;;关联理论视角下浅析《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崔红娟;彭祺;;译者主体性在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及理论支持[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亚丽;;戏剧翻译标准问题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学琪;;译者情感对文学翻译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柱;人民艺术家英若诚[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雪玑;“我是一座桥”[N];文学报;2000年

3 代迅;文化转向与中心消解[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黎昌抱;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任晓霏;“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9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倪;论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郭雯婷;论戏剧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婷;从英若诚戏剧翻译看译者主体性[D];四川大学;2006年

4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5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薛海琴;从孙梁、苏美的《达洛卫夫人》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蒲姗姗;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孙崇菊;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两译本中詈骂语的英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1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41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