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批评和美术展览对中国绘画市场价格的影响
[Abstract]:The market price of painting is the focus of general concern in the art marke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art criticism and exhibition on the market price of paintings from various angle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art criticism on the price of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First of all, from the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and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Chinese oil painting market, analyzed the art criticism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ainting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impact; Secondly, taking the "realistic painting style", "freehand painting style" and "avant-garde painting style", which are popular in the Chinese oil painting market at pres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art criticism on the Tibetan interest of painting. Thirdly, it points out the monopoly of commercial art criticism and media speculation in the art market, and analyzes how the commercial art criticism becom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ainting pric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art exhibition on the price of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Starting with the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official art exhibition on the price of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cademic art exhibition on the price of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in view of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famous art exhibition" and "nomination exhibition". Finally, focusing on Biennale, lot Show and Gallery Exhib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ial Art Exhibition on the price of Chinese painting market. Because art criticism and art exhibi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art critics, the author also thinks that the formation of painting price in art marke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activities of art critics. To some extent, the art critic is the arbiter of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painting works, and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link influences the Tibetan buyers' aesthetic idea and the purchase behavior, and then has th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painting works. It can even be judged that art critics' art criticism and art exhibition activities restrict the evaluation of art price in the art market and are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to promote painting to the market and to be accepted by Tibetan buyers.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205;J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福星;何谓“美术批评”[J];美术;1999年01期
2 黄丹麾;关于建构美术批评学的几点思考[J];美术观察;1999年06期
3 王宁宇;;期待更平实的美术批评[J];美术观察;2008年02期
4 王勇;论美术批评的“前语言”困境[J];美术;1989年03期
5 李开荣;新疆美术批评现状谈[J];新疆艺术(汉文版);1997年01期
6 马琳;;谁来进行美术批评[J];中国美术馆;2008年04期
7 马琳;;谁来进行美术批评——关于美术批评泛文化倾向的分析[J];艺术.生活;2007年04期
8 徐沛君;;美术批评的角色转换[J];美术观察;2008年01期
9 詹姆斯·埃尔金斯;陈蕾;;一种对当代美术批评的批评[J];当代中国画;2008年03期
10 刘能强;美术批评与美术语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清新;;超越“二元对立”——关于中国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一种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文翔;;网络传播媒介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桂彦;;失语与重建——对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几点思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中原;;困境与抉择:关于当代艺术批评制度的批评与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刘玉苓;;美留人间载德归——徐庶之先生三年祭[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6 蔡琴;;作为视觉艺术博物馆的美术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夏燕靖;;写进历史的1978年《美术》杂志[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昕;;略谈美术学教学建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中国人能消化多少美术大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文远;独树一帜清灵旷远[N];山西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徐涟;美术展览走进百姓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 吴琼;美术展览中的高雅与低俗[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何哲生;母亲[N];美术报;2009年
6 李静 卜登科;让公众关注中华民族绘画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焦艳玲;我国对外美术展监督管理须加强[N];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唐永明;美术,从未像今天这么普及[N];美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米欧;虎“啸”中国美术馆[N];江西日报;2010年
10 ;向世界展示中国美术的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中国现代美术体制与写实美学意识的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2 郭淑敏;展示与销售[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商勇;艺术启蒙与趣味冲突[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翁志承;1895—1945年闽台中国画传衍[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作用;傅雷与视觉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韩雪松;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朝霞;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杨莹;上海抽象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陆永祥;陕西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丹;美术批评和美术展览对中国绘画市场价格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文芳;民国美术批评论纲[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艳;抗战烽火中的桂林美术展览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4 徐秋子;小学美术批评教学模式的探索[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艺风社美术展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玮;江西美术展览类型分析及其应对方式[D];南昌大学;2012年
7 陈萌萌;温和的革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殷剑敏;当代中国美术批评失衡之反思[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杨子;“文革”时期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宋琼;普通高中批评式美术鉴赏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0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4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