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古代哲学的圆形思维与中国诗学的思维形态

发布时间:2019-02-18 11:37
【摘要】:圆形思维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思维形态的根本原型,它具有辩证圆融、和谐统一的根本特性。此哲学思维方法逐渐作用并内化于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尚圆为美的审美心理习惯,进而影响了中国诗学的运思模式和思维形态,形成了与之契合的流动圆活的诗学话语。
[Abstract]:Circular thinking is the basic prototyp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riental thinking form. It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alectical harmony and unity. T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method gradually functions and is internalized in the aesthetic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ming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hab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is still round and beautiful, thus affecting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thinking form of Chinese poetics. It formed a flowing circle of poetic discourse that coincided with it.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分类号】:I0-02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教授 蒋述卓;[N];光明日报;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蒋寅;;美感与性感——唐前文学中对女性美的表现及其流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蒋寅;;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程美华;;乾嘉之际诗风的异动——以孙原湘与袁枚关系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忠纲;;说“诗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徐礼节;;论张王乐府寓“变”于“复”的艺术追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袁晓薇;;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欢欢;;苏轼科技活动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乾耀;;《论语》与《儕子》中的孔子——“为学”与“为道”的两种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3 胡f擅,

本文编号:2425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25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