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魅惑的技术与技术的魅惑

发布时间:2019-02-19 10:25
【摘要】:真正发展艺术人类学便必须要将之建立在方法论庸俗主义的基础之上。艺术应归属于技术体系之中,作为"制造之物"是它的基本特质,然而魅惑性又是技术实践活动过程所固有的特性,因而艺术品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魅惑性的技术过程的产物,且这种魅惑力要以一种"魔法理念"才能解读,与其说艺术品是一种物质存在,不如说它是一种工艺过程的展示。工艺技术的"难度性"使艺术品具有了价值和感染力,这种价值所指的不仅仅是将之占有的欲望,还指它所具有的基本物质特性。艺术品又是社会化的,它存在于社会过程之中。艺术品创作的技术过程与由其产生的社会关系之间,具有一种同源的关系。魔法与技术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都是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的途径,因而艺术家既是技师也是魔法师。特洛布里恩群岛的园艺活动便像是一场充满了技术活动与魔法活动的集体艺术创作。
[Abstract]:The real development of art anthropology must be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vulgarism. Art should belong to the technical system, as the "thing of manufacture" i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 but the charm i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practice, so art can be said to be the product of a kind of glamorou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this charm can only be interpreted by a "magic idea", art is not a physical existence, it is a process of display. The "difficulty" of the technology makes the art have the value and the appeal. This value not only refers to the desire to possess it, but also refers to its basic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rt is also social, it exists in the social process. There is a homolog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art creation 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produced by it. Magic and technology are not opposed to each other. Both are ways to find technical solutions, so artists are both technicians and magicians. Horticultural activity in the Tribrian Islands is like a collective artistic creation full of technical and magic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礼杰;;现代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若干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刘一行;;艺术:椟与珠的浑然一体[J];粤海风;2003年03期

3 韩晖;孙炳明;;美育从欣赏与接触中提升[J];飞天;2009年18期

4 王先霈;;论艺术和人民的双向需要[J];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10期

5 龙娟;;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吗?——对克莱夫·贝尔艺术理论的一点看法[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8期

6 赵刘;;解读艺术创作和审美的意象表现[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7 汤士东;;生理感受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9期

8 左克厚;;论艺术创造的技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唐勇;;感受“798”[J];前线;2008年02期

10 赵明;;自然生活与艺术创作关系之浅谈[J];作家;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本朝;;论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郑寒;;物境·情境·意境 论“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之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庄黎;;数字化艺术与民俗化设计——关于艺术设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王本民;;艺术科学(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粟丹倪;;先予尊重而后的再造——浅议数字时代的纯艺术与数字化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孟庆耘;;艺术市场管理策略探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李兰;杜敏;;论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蔡敦勇;;说流派[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克军邋通讯员 陈亮;艺海拍卖打造艺术品拍卖品牌[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红;美院毕业作品网上拍卖 原创艺术品进入家庭[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王s,

本文编号:2426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26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