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规划与美术教育课程反思
[Abstract]: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of fine arts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in the society under the "ar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ever". How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employment quality of art graduates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and research of art educators.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the curriculum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heat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art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employment dilemma of college graduates of fine arts and the shortage of curriculum desig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igh unemployment rate and poor employment quality of art graduates in recent years, and in the face of a series of social skills needed by employers,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remains in the DBAE education theory simply has no advantage to speak of obviously, the wooden text uses the massive chart and the data as well as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to the foreign curriculum, This paper us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explain the present art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single setting of public courses,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courses, the comparison of cour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association system and the attitu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udent associa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curriculu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ficiency of practical courses, how to carry out them effectively and the re-planning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 The later chapters of this paper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 community activities on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foreign art courses (taking the Rome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employment dilemma of the graduates of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shortage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some ideas to improve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As to how to better absorb the advantages of western art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urriculum design and art teaching concept, the author gives his own ideas on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r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t is hoped that the change of attitude on these issues can giv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art education courses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provide some guidance in employment for the graduates of art who are about to graduate.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0-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中;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4期
2 刘向阳;;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四个面向”新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年11期
3 郭永松,吴水珍;问题、思考与对策——医学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J];医学教育;1991年03期
4 宋岚,张勇;浅谈就业指导对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作用[J];中医教育;1994年S1期
5 方国元,耿岚;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04期
6 马邦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择业的困惑[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陈保卫,汪庆华,康全起;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1997年S1期
8 瞿振元;深化就业制度改革为实现“十五”计划提供人才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22期
9 王爱民;孙承智;;抓好常规建设开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新职教;2000年09期
10 毕彦斌 ,冯道英 ,张胜;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问题探讨[J];人才了望;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鸿;吴新菊;;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丁小浩;岳昌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周建荣;;高职金融毕业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基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验分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从高考弃考现象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王舜华;;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和谐的就业心态[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周小琦;杨黎;;内部控制在学生社团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兼议内部控制的研究导向[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陆剑星;;构建“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探究”一体化的校本课程体系[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9 刘叶云;李雪;;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朋朋;傅企明;;关于学生社团培养篮球裁判实验性研究——以上海体院篮球三级裁判培养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然;毕业生就业牵动父母心[N];珠海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喻兰、通讯员薛银;我州为14家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授牌[N];昌吉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汪涌;镇江:六大措施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丁果;我市将采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河南:“十件实事”力促毕业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吕宝林;省上提出7条意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甘肃日报;2009年
7 牟光梁 记者 梅影;多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泸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沙青;云南农大9项措施促毕业生就业[N];云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嵇哲;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赵伟 通讯员李凤岐;九项举措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N];长春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邹治;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刘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5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吕伟;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及就业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盛玉;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旭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云蛟;某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玉桃;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传伟;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北京奥运时期就业状况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李哲;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0年
8 段秋红;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焦虑情绪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施展;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规划与美术教育课程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10 谢东宝;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6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2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