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声响结构及其英译:美学对等与优化输出
发布时间:2019-11-13 23:30
【摘要】: 诗歌乃文学之珍品,唐诗乃诗坛之奇葩,其韵高雅,其音绕梁,其调奇妙,三者合而生美,谓唐诗声响结构之美。唐诗以意象、视像、声响取胜,声响结构可谓唐诗美学之一半。译事难,译诗更难,难在达其诡谲之魅、难在传其声响之美,译诗贵在译其声之美。撰写本文源于作者内心对唐诗声响美的原始冲动,起于对唐诗声响结构的欣赏,达于论述唐诗声响结构之美学传达及优化再现,止于对唐诗声响之译事的殷切展望与大胆设想。 本文首章汲取众长,旁征博引论述唐诗声响结构,认为唐诗之声响结构由发声系统、韵律系统、意音系统三大要素合力而成。摹仿之声,平仄之变,节奏之动,韵律之舞一一呈现,译之,乃译者之要务也。而后,文章简要梳理中外译(唐)诗之往事与研究现状,指出中华派植根于忠实,兴于对美的追求,但缺乏深探之勇;西洋派植根于意象,兴于创,但损于颠覆源诗之本位。至此,作者驰骋在原则、标准、策略的国度里,纵深探讨翻译唐诗声响之事,主张“优化输出”源诗之声响结构,达到“美学近等”的效果。优化输出有别于全部输出,他主张尽量全部传达,但如不得已而适之,可传其精要,以优化思想译优等声响。美学近等不等于美学对等,也不等于内容近等,它以美为指南,以近等为归宿。可见优化输出与美学近等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优化输出侧重翻译过程,它决定美学近等的实现程度;美学近等侧重译诗声响效果,是优化输出的结果。文章运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归纳法、对比法、图表法等科研方法着重阐述贯彻优化输出、美学近等的三大途径。文章第五章全面展望优化输出和美学近等,指出其价值在于为研究翻译唐诗声响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主张给译者松绑,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同时赞赏描述式评价策略。故优化输出和美学近等是翻译过程、翻译目标、译文评价的和谐统一。文章最后指出优化理论的难点所在及可持续性,并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假说,认为可运用控制翻译、发声思维、定时翻译三大试验进一步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唐诗翻译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560534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棣民;试论我国原始诗歌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沈亚丹;诗歌押韵的发生及其音乐本质浅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沈亚丹;寂静之音——关于诗歌的音乐性言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沈亚丹;;论汉语诗歌的内在音乐境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易经;;诗歌翻译活动的本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6 胡泽刚;庞德的启示——评庞德的译作《华夏》兼论汉诗英译中的一个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7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8 周向勤;读黄杲p樀摹洞尤岚鸵赖娇蔡夭住穂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9 王宝童;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p樝壬摹叭婀恕币胧╗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56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6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