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儒家文艺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海星;一本颇有深度和新意的文体论著──陈必祥著《古代散文文体概论》述评[J];天中学刊;1999年01期
2 孙士聪,孙宗广;《艺概》文体互通论初探——刘熙载文体论之一[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毓红;;诗学与修辞学的统一——解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文体论[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彭秀海;自成一家的散文研究——评陈剑晖《散文文体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罗时铭;;秦汉两晋时期投掷运动拾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6 孙敏强;;“论文叙笔”与刘勰“风骨”之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肖光宇;文体关系新论——对应用文认识的新角度[J];阅读与写作;1994年10期
8 何弘;;魏晋时期的文体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李婧;;论纪昀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评点[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张利群;刘勰文体论“论说”中的文艺学和批评学蕴义[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汉唐之际五铢钱制衰落与变革新论[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2 萧晓阳;;王船山说八股[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A];因明研究[C];1990年
4 张旭华;;谈谈南朝清议的发展演变[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钟玖英;;王易《修辞学通诠》的当代阐释[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毅;;十年一剑 体大思精——评《辞章学辞典》[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李书吉;;关于魏孝文帝托周改制的一些认识[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樝;;建国六十年来六朝职官制度研究综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2届优秀成果表彰奖评奖情况[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房福贤 赵海燕;小说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3年
2 ;奇异的绍兴“飞天仙女”[N];浙江日报;2009年
3 汪 洁;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任李阳;古雅的青瓷[N];吉林日报;2005年
5 汤奇云;“文体意识自觉”与“文体革命”[N];文艺报;2007年
6 记者 夏晓;南昌再现晋代古墓[N];江西日报;2006年
7 马起来;三国青釉鸡首壶[N];中国商报;2007年
8 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刘强;“情文之辨”原始[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郭旭霞 通讯员 郝俊峰 罗文苹;库车又发现一座古墓葬[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南居钱;家庭教育的“重章叠唱”[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武锋;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乃江;台湾诗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邹志远;李w_光文学批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天彤;魏晋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冯莉;《文选》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宋雪玲;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松月;金学铁小说的文体论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王芙蓉;两晋灾害及其相关问题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晓怡;躁动与不安的《大卫·科波菲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张艳萍;两晋南朝士族与文献学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纪彩霞;中学文言文文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褚亚申;略论刘勰《文心雕龙》应用文体理论及现代意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婧;《文心雕龙》文体论渊源考[D];山东大学;2008年
8 贾宇;玄儒思想影响下的两晋孝观念演变[D];清华大学;2007年
9 余娉;中国当代散文诗二十年发展概论(1985~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陈瑶;语料检索在文学欣赏课中的运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3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3943.html